2025年第六届亚洲地理大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11-06 ~ 2025-11-08
举办场地:北京市 会场在印度新德里 导航
主办单位:亚洲地理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经亚洲地理学会理事会决议,定于2025年11月6-8日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第六届亚洲地理大会。会议由亚洲地理学会(Asian Geographical Association,简称AGA)主办,印度国立伊斯兰大学(‌Jamia Millia Islamia)承办。

诚挚邀请全国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科研教学团队以及相关单位积极参会,与亚洲学界同仁共同研讨地理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成果,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方案,增强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新策略,推动我国与亚洲及全球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亚洲地理大会

是亚洲地区地理学领域的学术盛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发起,并联合日本和韩国两国地理学会共同创办,先后在中国上海(2015年)、日本札幌(2016年)、韩国济州(2017年)、中国广州(2018年)和越南太原(2022年)举办了五届会议。随着会议机制的稳定与规模的扩大,在中国地理学会的倡议下,多国地理学会积极推动,来自亚洲23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学会与地理机构在第四届亚洲地理大会上共同发起成立了亚洲地理学会。2019年经亚洲地理学会理事会投票,选举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为首届主席,秘书处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负责该会的日常工作。

大会主题

Climate Change, 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sian Countries

气候变化、城市化与亚洲国家的可持续资源管理

专题内容

1.现代城市问题、挑战与管理

2.气候变化与脆弱性评估

3.流域与自然资源管理

4.城市、城市周边与环境可持续性

5.建筑环境的影响与城市热岛

6.极端天气事件与减灾

7.全球、区域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

8.资源可持续性、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9.建筑环境中的健康与福祉

10.可持续农业与粮食系统

11.生态系统服务与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

12.减灾与灾后韧性创新

13.适应环境变化与可持续社会

14.综合资源管理:水-能源-粮食的关系

15.地球科学技术在气候变化与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亚洲地理大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亚洲地理研究现状

一、地形地貌研究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表起伏显著。中部地区高耸,四周相对较低,形成了独特的地势特征。高原如青藏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等,山地如喜马拉雅山脉等,都是亚洲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形特征对亚洲的气候、水文以及生物多样性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对亚洲地形地貌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包括地形的形成机制、演化历史以及地貌类型等方面。

二、气候特征研究

亚洲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从寒冷的极地气候到炎热的热带气候,无所不有。这种气候多样性为亚洲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亚洲的气候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海洋、大气环流等。目前,对亚洲气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趋势、气候异常事件以及气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

三、河流系统研究

亚洲河流系统庞大且多样,包括外流河和内流河。这些河流不仅滋养了广袤的土地,还塑造了亚洲独特的地貌景观。对外流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流的源头、流向、水系构成以及水文特征等方面;对内流河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其水源补给、径流变化以及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亚洲河流的水文特征也在发生变化,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

四、地理分区研究

亚洲地域辽阔,为了更细致地了解其地理特征,通常将其划分为六大区域: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以及北亚。这些区域在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目前,对亚洲地理分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五、人文地理特征研究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大陆之一。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基础、人口特征及城市发展路径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此外,亚洲还是工业与农业并重的大陆,工业布局与农业类型的研究对于理解亚洲的经济结构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亚洲人文地理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文化多样性等方面。

亚洲地理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学术研究

地理学:亚洲地理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为地理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历史学:通过对亚洲地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上的文明交流、人口迁徙、政治格局变化等,为历史学研究提供地理背景支持。

二、经济领域

区域经济发展:亚洲地理研究有助于分析各区域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区位优势等,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国际贸易与投资:了解亚洲的地理特征和交通网络,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贸易路线和投资地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农业领域

农作物种植:亚洲地理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例如,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种类和种植方式。

农业生物技术:结合地理特征,研究适合特定地区的农业生物技术,如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亚洲地理研究有助于识别关键生态区域和生物多样性热点,为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灾害预警与应对:了解亚洲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分布特点,有助于建立有效的灾害预警系统,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五、旅游业

旅游资源开发:亚洲地理研究可以揭示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旅游线路规划:结合地理特征和交通网络,规划合理的旅游线路,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满意度。

六、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选址与布局:亚洲地理研究有助于分析城市的自然条件、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为城市选址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基础设施建设:了解地区的地理特征,有助于合理规划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宜居性。

亚洲地理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泛亚研究院

简介:中国泛亚研究院是一个囊括国内政、商、学界顶尖头脑的精英智囊机构,致力于研究国家政策走向、经济发展改革、社会民生改善等与国家发展相关的重大命题。同时,该机构还以国际化的视野致力于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泛亚命运共同体”建设。

研究领域: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战略安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国际亚洲研究所(IIAS)

简介:国际亚洲研究所是荷兰皇家科学院、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和莱顿大学共同建立的博士后研究机构,主要开展有关亚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

研究领域:语言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等亚洲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知名企业品牌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作为亚洲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与服务系统提供商,超图软件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产品与服务: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系列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用户遍及多个国家。

地位:被誉为亚洲地理信息系统第一品牌。

其他地理信息产业企业

如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遥感应用等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亚洲地理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科研机构

地理学家/研究员

职责:进行地理现象的观测、分析和解释,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求:通常需要地理学或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地理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

博士后研究员

职责: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要求:地理学或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具备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政府部门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

职责:在政府部门中负责GIS系统的建设、维护和数据分析工作。

要求:具备GIS相关专业的学士及以上学位,熟悉GIS软件和数据处理技术。

环境监测与规划人员

职责:负责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规划工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要求:地理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环境监测技术和规划流程。

三、企业

GIS开发工程师

职责:负责GIS软件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包括前端开发、后端开发以及数据库管理等。

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GIS开发技术和框架。

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

职责:负责遥感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工作,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要求: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和算法。

地图编辑与制作人员

职责:负责地图的设计、编辑和制作工作,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要求:地理学、地图制图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地图制作软件和规范。

四、教育机构

地理教师

职责:在中学或大学中教授地理课程,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

要求:地理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及以上学位,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地理教育研究员

职责:负责地理教育的研究和改革工作,提高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要求:地理学或教育学的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地理教育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