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3-22 ~ 2025-03-23
举办场地:武汉东湖光谷希尔顿欢朋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组委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ICG-20 Wuhan)将于2025年3月22日至23日在中国武汉举行。ICG-20 Wuhan将继续发扬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共有、共为、共享”的精神,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合作与知识共享,为基因组学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ICG-20 Wuhan将围绕多个前沿学术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包括“前沿组学技术”、“物种演化与发育”、“濒危物种保护”、“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极端环境生物探索”、“微生物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环境生态监测”等学术板块。此外,本届大会特别增设了备受瞩目的“AI for Omics”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组学技术的融合应用,探索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广阔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黄三文、魏辅文、杨维才、杨焕明、张启发,美国科学院院士Harris LEWIN、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Arthur GEORGE、牛津大学沃夫森学院院士James CRABBE等六十余位行业顶尖科学家将出席会议,分享生命多组学和AI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围绕物种演化、濒危物种保护、农业育种、生物多样性遗传资源挖掘利用、环境生态监测等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ICG-20 Wuhan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全球科学家共同探索生命奥秘、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契机。我们诚挚邀请全球学术界、产业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汉,共襄盛举,携手开创基因组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大会主题:Omics and AI in Biodiversity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国际基因组学研究现状

1. 技术突破与工具革新

测序技术迭代

长读长测序:PacBio和Oxford Nanopore技术突破复杂基因组(如小麦、人类端粒)的连续组装难题,推动泛基因组研究。

单细胞/空间组学:10x Genomics、NanoString等平台解析细胞异质性,揭示肿瘤微环境、胚胎发育中的基因动态。

表观基因组学:ATAC-seq、Hi-C等技术解析三维基因组结构,关联基因调控与疾病表型。

基因编辑工具升级

CRISPR扩展:碱基编辑(CBE/ABE)、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提升精准性;基因驱动(Gene Drive)技术探索疟蚊种群控制。

合成生物学:DNA合成成本骤降(如Twist Bioscience),推动人工基因组设计与生物制造。

AI深度整合

AlphaFold革命:AI预测蛋白质结构突破实验瓶颈,加速药物靶点发现。

多组学整合:深度学习模型(如DeepVariant)提升变异解读准确性,推动临床基因组学应用。

2. 重大科学计划与发现

人类泛基因组计划(HGP-Write)

构建全球代表性人群的完整基因组图谱,揭示结构变异与疾病关联,如非洲群体中的疟疾抗性基因。

细胞图谱计划

国际团队绘制人类器官单细胞图谱(如大脑、免疫系统),解析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表达。

古基因组学突破

古代DNA分析(如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揭示人类进化与适应性基因流动。

3. 临床应用转化

精准医学

癌症基因组学:液体活检(ctDNA检测)实现早期癌症筛查(如GRAIL公司Galleri检测),靶向药物开发(如NTRK融合抑制剂)。

罕见病诊断:全基因组测序(WGS)使诊断率提升至60%,加速基因治疗(如SMA的Zolgensma)。

基因治疗进展

CAR-T疗法:Kymriah、Yescarta等获批用于血液肿瘤,基因编辑(如CRISPR-Cas9)治疗β-地中海贫血进入临床试验。

体内基因编辑:脂质纳米粒(LNP)递送CRISPR系统治疗遗传性肝病(如Intellia公司NTLA-2001)。

4. 跨学科交叉与产业应用

农业基因组学

基因编辑作物(如抗除草剂大豆、抗褐变蘑菇)加速商业化,合成生物学设计固氮作物。

环境基因组学

宏基因组学解析海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助力生物修复与气候模型优化。

生物制造

工程化微生物生产生物燃料、药物前体(如青蒿酸),降低工业碳排放。

5. 伦理与社会挑战

数据隐私与安全:跨国基因组数据共享(如GA4GH)需平衡科研与隐私风险。

基因增强争议:CRISPR婴儿事件引发技术边界讨论,多国立法加强监管。

基因歧视风险:遗传信息在保险、就业中的滥用需法律规制。

未来趋势

量子基因组学:量子计算加速多组学数据分析。

时空组学:结合成像与测序技术,解析基因动态调控网络。

全球健康公平:推动基因组技术向低收入地区普及,缩小“基因鸿沟”。

国际基因组学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1. 医疗健康产业

精准医学

癌症诊疗:液体活检(如GRAIL公司的Galleri检测)通过ctDNA监测肿瘤突变,指导靶向用药;CAR-T疗法(Kymriah、Yescarta)利用基因改造免疫细胞治疗白血病。

罕见病突破:全基因组测序(WGS)使遗传病诊断率提升至60%,如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基因治疗药Zolgensma。

基因治疗:CRISPR编辑技术治疗镰刀型贫血病(如Vertex公司CTX001)、遗传性失明(Editas Medicine的EDIT-101)。

药物研发

靶点发现:AlphaFold预测蛋白质结构加速新药设计,如针对SARS-CoV-2刺突蛋白的药物开发。

临床试验优化:基因组数据分层患者群体,提高药物响应率(如阿尔茨海默病的APOE基因分型)。

2. 农业与食品产业

基因编辑作物

抗病抗虫:抗褐变蘑菇(通过CRISPR敲除多酚氧化酶基因)、抗白粉病小麦(Cibus公司开发)。

气候适应性:低镉水稻(华中农大团队编辑OsLCD1基因)减少重金属吸收。

合成生物学:工程化微生物生产替代蛋白(如Perfect Day的动物性蛋白)、合成香料。

畜牧业改良

基因选育: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加速肉牛、奶牛性状改良,如抗热应激基因型筛选。

3. 工业与制造业

生物制造

绿色化工:工程化大肠杆菌生产生物塑料PHA(如Newlight Technologies公司)、微生物合成蜘蛛丝蛋白。

药物生产:酵母平台生产青蒿素前体(Amyris公司)、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抗体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

酶工程与材料

工业酶优化:定向进化改造纤维素酶(如Novozymes公司),提升生物燃料生产效率。

基因编辑材料:CRISPR设计抗腐蚀微生物涂层(海军舰船防污)、发光植物传感器(监测环境污染)。

4. 环境保护与能源

污染治理

微生物修复:宏基因组学筛选石油降解菌群(如Gulf of Mexico溢油事件响应)。

合成生物学:工程菌吸收温室气体(如Autodesk Bio/DNA项目捕获CO₂)。

可再生能源

藻类生物燃料:基因组编辑提高微藻脂质含量(如Sapphire Energy公司)。

植物固碳:合成生物学改造杨树加速生长(如Joint Genome Institute项目)。

5. 消费者产品与服务

个性化美容

基因护肤:基因检测指导护肤品选择(如EpigenCare公司分析皮肤老化基因)。

合成生物技术:实验室培养肉(如Upside Foods、Eat Just公司)减少畜牧业碳排放。

法医与身份鉴定

DNA数据库:基因分型技术用于灾难遇难者识别(如9/11事件后FBI的CODIS系统)。

6. 数据与信息产业

生物信息云服务

基因组数据分析:AWS、Google Cloud提供存储与AI计算平台,加速多组学数据挖掘。

区块链溯源:基因数据链(如DNA.Bits项目)用于药品供应链防伪。

产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技术成本:长读长测序和基因编辑仍需降低成本以普及应用。

监管框架:基因编辑作物(如欧盟对GMO的严格管控)与基因治疗的伦理审查。

跨界合作:药企、农业公司与IT巨头(如拜耳-IBM合作开发作物模型)需深化协同创新。

国际基因组学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学术研究机构

Broad Institute(美国)

由MIT与哈佛大学联合建立,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和癌症基因组研究,开发CRISPR基因编辑工具。

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英国)

主导人类基因组测序、疟原虫基因组解析,开发纳米孔测序技术(Oxford Nanopore合作)。

NHGRI(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

NIH旗下机构,资助人类泛基因组计划(HGP-Write)、基因治疗临床试验。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Genetics(德国)

研究表观遗传学、三维基因组结构,开发单细胞测序技术。

RIKEN 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al Sciences(日本)

聚焦干细胞、再生医学与基因组学交叉研究,推动iPS细胞技术应用。

BGI(华大基因,中国)

全球最大基因组学中心之一,完成水稻、熊猫等物种测序,推动农业与医学大数据应用。

SciLifeLab(瑞典)

北欧最大生命科学研究平台,整合多组学技术,开发精准医疗工具。

二、企业品牌

Illumina

测序技术龙头,主导短读长测序市场(NovaSeq平台),推动临床基因检测标准化。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提供基因测序仪(Ion Torrent)、试剂与临床检测服务,收购QIAGEN扩展分子诊断业务。

Pacific Biosciences(PacBio)

长读长测序先驱,开发HiFi测序技术,解决复杂基因组组装难题。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纳米孔测序技术商业化,推出便携式测序仪(MinION),应用于野外病原体监测。

CRISPR Therapeutics / Editas Medicine / Intellia

基因编辑三巨头,开发CRISPR药物(如CTX001治疗镰刀型贫血病)。

GRAIL

液体活检领军企业,开发多癌种早期筛查检测(Galleri),被Illumina收购。

Gilead Sciences

通过收购Kite Pharma进入CAR-T疗法领域(Yescarta),探索基因治疗组合策略。

Bayer / Corteva Agriscience

农业巨头利用基因编辑开发抗虫玉米(Bayer)、低镉水稻(Corteva)。

三、非营利组织

Gates Foundation(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支持疟疾基因组研究、疫苗开发,资助非洲基因组学项目(如H3Africa)。

Global Alliance for Genomics and Health(GA4GH)

推动国际基因组数据共享标准,协调跨国研究计划(如人类泛基因组计划)。

New York Genome Center

跨学科研究机构,开发临床基因组分析工具,与药企合作加速靶点验证。

Canadian Genomics Cloud(加拿大基因组学云平台)

提供安全数据存储与AI分析服务,支持本土基因组学研究。

四、新兴创新企业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结合AI与高通量筛选,发现罕见病药物靶点(如FBXL4相关疾病)。

Insitro

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和机器学习开发疾病模型,与诺华等药企合作。

Verve Therapeutics

开发基因编辑疗法降低心脏病风险(如PCSK9基因靶向)。

Bitome

开发时空组学技术,解析组织内基因表达动态(如肿瘤微环境研究)。

区域特色

亚洲:日本(RIKEN、Takara Bio)、韩国(Macrogen)、新加坡(A*STAR基因组学研究所)。

欧洲:荷兰(UMC Utrecht医学基因组学中心)、瑞士(ETH Zurich合成生物学实验室)。

北美:加拿大(Terry Fox研究所癌症基因组学)、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杰克逊实验室)。

国际基因组学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核心技术岗位

生物信息学家/计算生物学家

职责:开发算法分析基因组数据(如变异检测、基因表达分析),搭建多组学整合平台。

技能:Python/R编程、统计学、机器学习、云计算(AWS/GCP)。

雇主:Illumina、GRAIL、BGI、学术实验室。

基因编辑专家(CRISPR/TALEN)

职责:设计sgRNA、优化递送系统(如病毒载体、脂质纳米粒),验证基因编辑效果。

技能:分子生物学、细胞实验、高通量筛选。

雇主:Editas Medicine、Beam Therapeutics、农业生物科技公司。

NGS技术专家

职责:优化测序流程(文库制备、数据分析)、解决平台技术瓶颈(如长读长测序误差率)。

技能: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仪器维护。

雇主:Pacific Biosciences、Oxford Nanopore、临床检测实验室。

二、医疗健康领域

临床基因组学家

职责:解读遗传病/肿瘤基因报告,参与多学科会诊(MDT),指导治疗决策。

技能:医学遗传学、ACMG指南、患者沟通技巧。

雇主:医院遗传科、Mayo Clinic、Invitae诊断公司。

基因治疗科学家

职责:开发AAV/LNP递送系统,设计CAR-T细胞疗法,管理GMP生产流程。

技能:病毒学、免疫疗法、CMC合规。

雇主:诺华、CRISPR Therapeutics、再生医学初创企业。

遗传咨询师

职责:提供产前/肿瘤遗传咨询,解释检测结果,协调心理支持。

技能:遗传学、心理咨询、多语言(跨国机构需求)。

雇主:临床遗传中心、Myriad Genetics、非营利组织。

三、农业与生物制造

合成生物学家

职责:设计微生物生产平台(如生物燃料、替代蛋白),优化代谢通路。

技能:代谢工程、基因线路设计、发酵工艺。

雇主:Ginkgo Bioworks、Amyris、农业科技公司。

作物基因组学家

职责:开发抗病/抗旱基因编辑作物,分析群体基因组数据(GWAS)。

技能:植物遗传学、表型组学、田间试验设计。

雇主:Bayer、Corteva、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如CIMMYT)。

四、产业转化与商业岗位

基因组学产品经理

职责:设计测序服务套餐(如肿瘤NGS面板),协调市场推广与医学教育。

技能:生命科学背景、市场策略、法规知识(如IVD注册)。

雇主:诊断公司(如Guardant Health)、测序服务商。

法规事务专员(RA/QA)

职责:撰写IND/BLA申请,管理临床实验合规,对接FDA/EMA。

技能:GMP/GLP法规、基因治疗指导文件解读。

雇主:药企、基因治疗CDMO(如Oxford Biomedica)。

技术转化顾问

职责:评估学术成果的专利价值,对接风投机构,制定商业化路径。

技能:知识产权、市场预测、跨机构谈判。

雇主:技术转移办公室(TTO)、咨询公司(如IP Group)。

五、新兴领域与跨学科岗位

时空组学科学家

职责:开发原位测序技术(如Expansion Microscopy),解析组织空间基因表达。

技能:成像技术、单细胞组学、生物物理。

雇主:10x Genomics、Novo Nordisk、学术实验室。

AI基因组学工程师

职责:训练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基因功能,开发药物靶点发现平台。

技能:TensorFlow/PyTorch、基因组数据库、分布式计算。

雇主:Deep Genomics、Insitro、科技巨头(Google Health)。

就业市场趋势

地区热点:美国(波士顿、湾区)、欧洲(剑桥、巴塞尔)、亚洲(新加坡、上海张江)。

增长领域:液体活检、基因编辑疗法、合成生物学、基因数据隐私保护(如区块链应用)。

技能需求:跨学科背景(生物+CS/数据科学)、临床转化经验、法规合规知识。

职业发展建议

学术路径:博士后→PI→学术带头人(依赖基金申请与高分论文)。

产业路径:技术员→高级科学家→部门负责人(需项目管理能力)。

跨界机会:专利律师(需JD+理工科背景)、科学作家(医学传播)、政策顾问(WHO/NIH)。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