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RT 2025)将于2025年10月17-19日在兰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北京交通大学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技术专业委员会、运营主动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电气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
EITRT 2025致力于为广大轨道交通能源电气与运营智能化信息技术领域的学者和科技人员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会议主要交流和分享近年来在轨道交通能源电气与运营智能化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前六届会议分别在长春、株洲、长沙、青岛和北京召开,并多次被教育部中国学术会议在线评为精品会议。
特邀报告嘉宾
大会将邀请国际轨道交通能源电气、智能化运营保障等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与学者作特邀报告,并安排考察参观国际著名轨道交通企业。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研究现状
一、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正逐步实现智能化、高效化运行。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优化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例如,无人驾驶技术、智能调度系统、远程监控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对海量运营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预测市场趋势、优化业务流程等。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客流趋势,优化列车运行计划,提高乘客满意度。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例如,利用AI算法进行列车自动驾驶、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等,提高了轨道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二、电气技术研究现状
轨道交通电气技术涵盖了供电系统、牵引系统、信号系统等多个方面,研究现状如下:
供电系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扩大,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牵引系统:牵引系统是轨道交通的核心部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牵引系统正逐步实现轻量化、高效化和智能化。例如,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和能量回馈技术,提高牵引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关键。目前,信号系统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实现列车的高精度定位和实时控制,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三、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涵盖了车辆、信号、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监控,以及票务管理、乘客信息服务的数字化应用等多个方面。
综合监控系统:通过集成车辆、信号、供电等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全面监控和管理。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自动售检票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票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乘客的购票和进站效率,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乘客资讯系统:通过多媒体技术,为乘客提供实时、准确的出行信息。乘客资讯系统可以帮助乘客更好地规划行程,提高出行效率,同时也可以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四、研究趋势与前景
未来,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的研究将继续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通过引入更多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全面智能化。例如,利用AI算法进行列车自动驾驶、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等,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高效化:通过优化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和运营策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例如,采用更高效的牵引系统和供电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绿色化:注重轨道交通系统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例如,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技术,降低碳排放量,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绿色发展。
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1. 城市轨道交通
核心应用:
供电系统:研究如何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稳定、高效的电能供应,包括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及电力监控系统等。
列车控制系统:利用电气与信息技术实现列车的自动驾驶、自动防护和自动监控,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信号系统: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信号系统,实现列车的精准调度和高效运行,减少延误和事故风险。
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车辆、信号、供电等子系统的信息,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2. 普速铁路与高速铁路
核心应用:
牵引供电系统:研究适合不同速度等级列车的牵引供电技术和设备,确保列车的动力需求得到满足。
列车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电气与信息技术,提高列车在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上的运行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信号与通信系统:优化信号与通信系统,实现列车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提高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智能交通系统
核心应用:
交通流量监控与管理:利用电气与信息技术,对交通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策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
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利用电气与信息技术,实现公共交通车辆的智能调度和运营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4. 新能源与智能电网
核心应用: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研究如何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智能电网技术:利用电气与信息技术,优化轨道交通系统的电力分配和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5.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核心应用:
自动化生产线与机器人控制:将电气与信息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相关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控制系统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利用电气与信息技术,实现轨道交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设备可靠性。
6. 智慧城市与物联网
核心应用:
智慧交通系统: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为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物联网技术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7. 科研与教育机构
核心应用:
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为相关学科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研合作与技术创新:通过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推动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
简介:成立于2015年,是由科技部批准的第三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面向现代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系统发展轨道交通工程信息感知、协同建造与智能轨道交通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成就:在信息感知、协同建造与智能轨道交通系统等方向开展系统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并研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我国特色的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技术体系。
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简介:隶属于科技部管理,主要从事牵引供电与电力综合监控(SCADA)技术、微机保护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电气设备检测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的研究。
依托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成就:在轨道交通供电综合监控(SCADA)技术、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等六大优势方向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主持研发了国内第一套牵引供电SCADA系统,并在多条电气化铁路得到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简介:成立于2010年4月12日,位于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方向:下设中国高速铁路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等多个中心,围绕交通大发展五大战略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成就: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磁悬浮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和研究成果。
知名企业品牌
中国中车
简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
业务范围:主要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技术实力:在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地铁、轻轨等多种轨道交通装备。
时代电气
简介:中国轨道交通电气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中车旗下企业。
业务范围: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具有“器件+系统+整机”的产业结构。
技术实力:在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系统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机车、城轨等多个领域。
国电南自
简介:电力自动化领域的先行者,也是主要的科研和产业化基地之一。
业务范围: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发电、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技术实力:在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中标并实施了多个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及地铁项目。
通业科技
简介:专注于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维保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业务范围:主要产品包括电源产品、智能控制产品、电机及风机三大类产品及相关配件。
技术实力:在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系统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轨道交通项目。
今创集团
简介: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业务范围:主要产品包括车辆配套的行车安全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车身联接系统、旅客界面系统、运维保障系统产品等。
技术实力:作为国内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行业龙头,在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普通列车等。
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专业技术类岗位
电气工程师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电气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调试和维护等工作。
要求:具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或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规范。
信息技术工程师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等工作。
要求:具备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或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架构和技术标准。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工程师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调试、维护和优化等工作。
要求:具备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子信息工程或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规范。
自动化控制工程师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等工作。
要求:具备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或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规范。
软件工程师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
要求:具备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或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软件技术和开发流程。
二、管理类岗位
项目经理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执行,包括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
要求:具备项目管理、工程管理或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项目管理和业务流程。
产品经理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产品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市场需求分析、产品功能定义、产品测试等。
要求:具备产品管理、市场营销或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产品和技术发展趋势。
技术支持工程师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工作,包括客户咨询、故障排查、现场支持等。
要求:具备电气工程、信息技术或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产品和技术规范。
三、其他相关岗位
测试工程师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产品的测试工作,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要求:具备测试工程、电气工程或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测试技术和流程。
运维工程师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系统的运维工作,包括系统监控、故障排查、性能优化等。
要求:具备电气工程、信息技术或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系统架构和技术规范。
销售工程师
职责:负责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拓展工作,包括客户需求分析、产品演示、合同签订等。
要求:具备市场营销、电气工程或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产品和市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