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我国光学工程及交叉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面突破,助力我国光电、光子行业全球竞争力提升,应对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技术进步和全球化挑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将举办“立强大会”系列会议。会议以“自主创新、协同发展”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技术交流、经验分享、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展览展示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多维度交流平台。
第一届光电融合大会计划于2025年5月24-26日在杭州召开,围绕人工智能、通信、智算中心、自动驾驶、机器视觉、可穿戴设备、智慧显示、智能制造、精密检测、医工交叉等应用方向开展数十场专题研讨和链长会议,同期举办《光电融合-前沿与工程》期刊编委会工作会和光电融合专委会工作会,汇聚光电融合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袖、投资机构,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探讨光电融合前沿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推动光电融合领域高质量发展。
会议目标
会议、专委会、期刊三位一体,打造光电融合领域的顶级盛会;
学术前沿和产业应用两大板块一体化设计,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吸引优质项目和人才,助力光电融合产业集聚发展。
大会主席:
郝跃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祝宁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
罗先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姚建平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大会共主席: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
祝世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
余少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
王永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预警学院
毛军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
崔铁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
罗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孙胜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陈山枝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段向阳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主席:
戴道锌 浙江大学
陈红胜 浙江大学
黄卫平 海信宽带多媒体
周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潘时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明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肖希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程序委员会主席:
(一) 学术前沿
徐坤 北京邮电大学
陈积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陆延青 南京大学
胡文平 天津大学
仇旻 西湖大学
张进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蔡一茂 北京大学
周林杰 上海交通大学
储涛 浙江大学
(二) 产业应用
吕建新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秦锋 天马微电子
周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孙敏 腾讯
组织委员会主席:
胡淼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李世龙 浙江大学
赵鼎 西湖大学
活动内容
专题分会
1. 光电集成芯片
主席:
王兴军 北京大学
时尧成 浙江大学
赵佳 山东大学
委员(音序,邀请中):
李兰 西湖大学
钱浩亮 浙江大学
武爱民 羲禾科技
张文富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 材料与器件
主席:
彭超 北京大学
张晗 深圳大学
杨怡豪 浙江大学
3. 微波光子学
主席:
潘时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林杰 上海交通大学
余显斌 浙江大学
委员(音序,邀请中):
杜源 南京大学
祁亮 上海交通大学
王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俞泽杰 浙江大学
张杰君 暨南大学
4. 通信与互连
主席:
王健 华中科技大学
高昊 东南大学
杨辉 北京邮电大学
刘柳 浙江大学
委员(音序,邀请中):
郭昌建 华南师范大学
李建平 广东工业大学
庞晓丹 浙江大学
钟康平 香港理工大学
5. 计算与处理
主席:
何建军 浙江大学
陈宏伟 清华大学
王源 北京大学
缪峰 南京大学
委员(音序):
董晓文 华为
李欢 浙江大学
李文斌 南京大学
梁世军 南京大学
裴丽 北京交通大学
钱超 浙江大学
孙广宇 北京大学
孙宏滨 西安交通大学
臧大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周军 电子科技大学
6. 量子信息
主席:
王大伟 浙江大学
王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委员(音序,邀请中):
刘进 中山大学
刘峰 浙江大学
7. 测量与传感
主席:
胡慧珠 浙江大学
董永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朱精果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杨宗银 浙江大学
委员(音序,邀请中):
姜碧强 西北工业大学
李健 太原理工大学
廖常锐 深圳大学
刘霞 北京理工大学
王若晖 西北大学
魏静轩 电子科技大学
谢玮霖 北京理工大学
张亚男 东北大学
8. 制造与检测
主席:
冯俊波 联合微电子中心
虞绍良 之江实验室
王作佳 浙江大学
委员(音序):
蔡艳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
陈琳 复旦大学
樊华 电子科技大学
刘丰满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谭旻 华中科技大学
魏凯 浙江大学
吴恒 北京大学
杨冰 九峰山实验室
9. 成像与显示
主席:
杨青 浙江大学
李世龙 浙江大学
宋茂文 南京大学
宋维涛 北京理工大学
委员(音序,邀请中):
王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周军晓 南京大学
10. 医工交叉
主席:
陈雪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钱骏 浙江大学
回晓楠 浙江大学
链长制圆桌讨论
光电融合+数据中心
召集人:段向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黄卫平(海信宽带多媒体)
光电融合+通信
召集人:吕建新(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融合+AI
召集人:肖希(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光电融合+感知与控制
召集人:周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光电融合+机器视觉
光电融合+可穿戴设备
召集人:陶光明(华中科技大学) 付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光电融合+先进显示
召集人:秦锋(天马微电子) 宋茂文(东南大学)
光电融合+自动驾驶
光电融合+精密检测
光电融合+医工交叉
数据共享与融合机制探索
产业政策与投资环境探索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光电融合大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光电融合研究现状
一、光电融合的定义与意义
光电融合是指将光子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信息在光域和电域之间的高效转换与处理。这一技术有望突破传统电子技术的瓶颈,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效率,降低能耗,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二、光电融合的研究进展
技术创新与突破
光电融合芯片: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在光电融合芯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清华大学团队提出了一种“挣脱摩尔定律的新型智能计算架构”——ACCEL全模拟光电智能芯片,该芯片结合基于电磁波空间传播的光计算与基于基尔霍夫定律的全模拟电子计算,实现了超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
光电融合技术:光电融合技术在光通信、光存储、光计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光电融合,可以实现高速率、大容量、低能耗的信息传输与处理。
国际研究动态
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集成电路领域顶级会议ISSCC上,光电融合成为研究热点。台积电、NVIDIA、Intel、AMD等头部企业纷纷投入光电融合领域的研究,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
国际专利申请:中国在光电融合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显示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强劲研发实力。
产业化应用
数据中心:光电融合技术在数据中心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通过光电融合,可以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领域,光电融合技术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光电融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技术难度:光电融合涉及光子和电子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理领域,技术难度较高,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和长期的研发投入。
市场竞争:随着光电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机遇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光电融合技术的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市场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效、低功耗的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光电融合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光电融合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通信领域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正是光电融合技术。光电融合使得光信号能够在光纤中高效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为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光网络与光交换:在光网络构建和光交换技术中,光电融合技术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光电转换,实现了光信号在网络中的灵活调度和高效交换,为通信网络的智能化、灵活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计算与存储领域
光计算:光电融合技术为光计算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光计算在处理涉及大量运算工作负载且不需要精确解的特定任务时,具有显著优势。光电混合架构的专用模拟光计算技术正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光存储:光存储技术利用光电融合原理,实现了高密度、长寿命的信息存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存储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的信息存储方式之一。
三、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领域
光学超精密控制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光学超精密控制技术满足了机械零件、光学超精密表面和高测量精度的要求,实现了超精密曲面机械零件的表面加工和尺寸测量。
机器视觉:光电融合技术为机器视觉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光电转换,实现了图像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处理,为金融、医疗、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医疗领域
光学成像技术:在医疗领域,光学成像技术利用光电融合原理,实现了对人体内部结构的非侵入性成像。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激光治疗技术:激光治疗技术也是医疗领域光电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光电转换,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或机械能,实现对病变组织的精确治疗。
五、军事与安防领域
光电侦察与制导:在军事领域,光电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侦察、导航、制导等方面。通过光电转换,实现了对目标的高精度探测和跟踪,为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安防监控:在安防监控领域,光电融合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光电传感器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对监控区域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提高了安防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其他领域
低空经济:随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研发和应用,低空经济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光电融合技术为低空飞行器的自主导航、避障和环境感知提供了有力支持。
量子技术:量子技术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型技术,其底层技术很多都涉及光电融合。例如,光量子调制、单光子探测等核心技术都离不开光电技术的支持。
光电融合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简介: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成立于1970年,是我国在光电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之一。
研究方向:光电所的研究方向涵盖光电探测与成像、光束控制与传输、光学制造与测试等多个领域,与光电融合技术紧密相关。
科研实力:光电所拥有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束控制重点实验室等10个创新研究室,科研实力雄厚。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是光电融合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致力于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研究。
研究方向:中心的研究方向涵盖光电信息存储与传输、光电探测与成像、光电材料与器件等多个领域。
科研成果:中心在光电融合芯片设计及其建模仿真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光电融合技术的发展。
其他国际知名研究机构
荷兰CWI(Center for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美国MIT Lincoln实验室和Lehigh University
加拿大McGill大学
这些机构在光电融合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知名企业品牌
华为
简介: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光电融合领域也有深厚的积累。
应用方向:华为的光电融合技术主要应用于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领域,提升了网络传输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中兴通讯
简介: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样在光电融合领域有所布局。
技术实力:中兴通讯在光电芯片、光网络传输等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推动了光电融合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其他知名企业
Intel、AMD: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Intel和AMD在光电融合领域也有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在光计算、光互连等方面。
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商,台积电也在积极布局光电融合技术,以提升芯片的性能和功耗表现。
国内LED一体机企业:如洲明科技、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LED一体机领域的应用中,也涉及到了光电融合技术,通过光电融合提升了产品的显示效果和智能化水平。
光电融合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发类岗位
光学设计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包括光学元件的选型、光学系统的仿真与分析等。
技能要求:熟悉光学设计软件(如Zemax、LightTools等),具备扎实的光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就业领域:光电设备制造商、科研院所、高校等。
光电器件研发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电器件(如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光纤传感器等)的研发、测试与优化。
技能要求:熟悉半导体材料制备工艺,具备光电器件设计与测试经验。
就业领域:光电器件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
光芯片研发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芯片(如硅光芯片)的设计、仿真、流片与测试。
技能要求:掌握光芯片设计软件(如Lumerical FDTD等),具备半导体工艺基础知识。
就业领域:半导体企业、光通信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
AI光学算法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学成像与感知算法的研发与优化,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等领域。
技能要求: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具备光学成像与感知理论基础。
就业领域:科技企业、自动驾驶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
二、应用类岗位
激光工艺工程师
职责:负责激光切割、3D打印、半导体光刻等激光工艺的应用与优化。
技能要求:熟悉激光设备操作与维护,具备激光工艺应用经验。
就业领域:激光设备制造企业、半导体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
光电系统集成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电系统的集成与测试,包括光学系统、电子系统、软件系统的整合与优化。
技能要求:熟悉光电系统架构与接口,具备系统集成与测试经验。
就业领域:光电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科研院所、高校等。
AR/VR光学工程师
职责:负责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设备的光学系统设计与优化。
技能要求:熟悉AR/VR光学原理,具备光学系统设计与优化经验。
就业领域:AR/VR设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
三、技术支持与测试类岗位
光通信设备调试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技能要求:熟悉光通信原理与设备,具备设备调试与维护经验。
就业领域: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科研院所、高校等。
光学仪器售后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学仪器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技能要求:熟悉光学仪器原理与操作,具备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经验。
就业领域:光学仪器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
光电测试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电产品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技能要求:熟悉光电测试方法与标准,具备光电测试设备操作经验。
就业领域:光电设备制造商、科研院所、高校等。
四、其他岗位
光电产品销售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电产品的销售与市场拓展。
技能要求:熟悉光电产品与技术,具备市场营销与客户推广经验。
就业领域:光电设备制造商、销售代理商、科研院所、高校等。
光电项目管理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电项目的规划、执行与监控。
技能要求:熟悉项目管理流程与方法,具备光电项目管理经验。
就业领域:光电设备制造商、科研院所、高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