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着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命活动。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淡水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性正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人类对淡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淡水生态系统退化对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安全的影响被认为是未来十年最为严峻的全球挑战之一。为了应对挑战,加强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管理,实现以淡水生态系统为依托的生态产品及价值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拟于2025年4月8日至11日在昆明召开第四届中国淡水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昆明,这座美丽的高原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滇池,作为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不仅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淡水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天然实验室。
我们诚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实践者以及对淡水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感兴趣的各界人士报名参会。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我们期望能够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增进学术交流和合作,为“淡水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共同推动淡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地球的健康做出贡献。热忱欢迎从事水生态相关工作的人员参会!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任:段兴武 云南大学副校长
执行主任:王海军(云南大学),张修峰(暨南大学)
副主任(按姓氏拼音排序):常军军,丁城志,李万春,刘春,潘瑛,苏豪杰,叶少文,周起超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常凤琴,陈剑锋,陈亮,寸得寿,段立曾,付登高,胡广志,蒋宗萍,李娇娇,李玮,刘峰文,刘琪,刘莹,刘勇,潘珉,陶捐,王荣,徐润冰,杨文瑜,张亮,张晓楠,张扬,赵薇,周龙,周志红
5.学术指导委员会(*淡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任:
桂建芳,院 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副主任:
韩博平*,教 授,暨南大学
吴庆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谢 平,研究员,云南大学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 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陈非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陈光杰*,教 授,云南师范大学
陈敬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陈 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陈利顶,研究员,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陈毅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陈异晖,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邓道贵*,教 授,淮北师范大学
董旭辉*,教 授,广州大学
段昌群,教 授,云南大学
段洪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段 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范中亚,正高工,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郭传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胡金明,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
霍守亮*,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葛 刚,教 授,南昌大学
姜 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姜 霞,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兰尧中,教 授,云南大学
李 捷*,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李宽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李秋华*,教 授,贵州师范大学
李仁辉,教 授,温州大学
李 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李学军*,教 授,河南师范大学
李艳玲,研究员,云南大学
李 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林秋奇*,教 授,暨南大学
刘存歧*,教 授,河北大学
刘家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刘其根*,教 授,上海海洋大学
刘 睿,研究员,云南大学
刘永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刘勇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刘云根,教 授,西南林业大学
刘正文*,教 授,暨南大学
鲁祥兴,正高工,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卢云涛,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缪 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聂 明*,教 授,复旦大学
潘保柱,教 授,西安理工大学
潘 波,教 授,昆明理工大学
潘学军,教 授,昆明理工大学
秦伯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施 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宋长春*,教 授,大连理工大学
宋立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宋昭彬*,教 授,四川大学
舒凤月,教 授,曲阜师范大学
童春富*,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
万 霞*,教 授,安徽大学
王海军*,研究员,云南大学
王洪铸,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王建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王欣泽,教 授,上海交通大学
王英才*,正高工,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吴纪华,教 授,兰州大学
吴乃成*,教 授,宁波大学
吴小平,教 授,南昌大学
吴学灿,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项贤领,教授,安徽师范大学
谢松光*,教 授,海南大学
解绶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邢 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徐 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颜庆云*,教 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杨 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杨逢乐,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杨柳燕*,教 授,南京大学
杨文俊,正高工,长江科学院
杨 州*,教 授,南京师范大学
于君宝,教 授,西南林业大学
余艳红,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曾 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张恩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张虎才,教 授,云南大学
张乃明,教 授,云南农业大学
张效伟,教 授,云南大学
张修峰*,教 授,暨南大学
张毅敏*,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张永东*,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
张运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朱广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朱仁斌*,教 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赞助企业
云南跃天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碧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圣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持续更新中…
会议主题
淡水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会议议题
1. 专题一:河流生态过程监测评估与管理
召集人:潘保柱(西安理工大学),王英才(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刘春龙(中国海洋大学),邰义萍(暨南大学),丁城志(云南大学)
2. 专题二:湖库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服务
召集人:于君宝(西南林业大学),李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维奇(福建师范大学),童春富(华东师范大学),刘存歧(河北大学),唐雅丽(暨南大学),常军军(云南大学)
3. 专题三:全球变化与淡水生态系统响应
召集人:杨军(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苏国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周礼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任丽娟(暨南大学),苏豪杰(云南大学)
4. 专题四:附着生物膜与水生态健康
召集人:吴永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夏品华(贵州师范大学),张松贺(河海大学),刘碧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胡韧(暨南大学)
5. 专题五:AI赋能淡水生态学研究
召集人:李哲(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闪锟(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邓建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彭亮(暨南大学),靳辉(暨南大学),潘珉(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
6. 专题六:云南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与高质量发展
召集人:陈异晖(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陈光杰(云南师范大学),邢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郭传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周起超(云南大学)
7. 专题七:淡水生态与国际产学研合作(Freshwater Ecology and International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operation)
召集人:张修峰(暨南大学),刘洋(昆明理工大学),刘流(云南师范大学),杨文瑜(云南大学)
8. 专题八:研究生论坛
召集人:曾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刘春(暨南大学),叶少文(三峡集团),潘瑛(云南大学),陶捐(云南大学),刘琪(云南大学)
特邀报告专家
1.主旨报告专家
桂建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永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Prof. Erik Jeppesen, Aarhus University, Denmark
2.大会报告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冯 炼,教 授,南方科技大学
韩博平,教 授,暨南大学
贺 强,研究员,复旦大学
何舜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姜 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施 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杨逢乐,正高工,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张效伟,教 授,云南大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淡水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淡水生态学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与趋势
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是当今国际热点,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已成为世界各国水生态系统保护的目标、方向和管理策略。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但部分流域或局部水生态退化问题成为突出短板,强调水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将是未来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淡水生态恢复实践:近二十年来,中国淡水生态恢复实践在项目数量和实施空间规模上都取得了巨大发展。经济增长、水污染和环境保护投资是淡水生态恢复实践的主要驱动因素。恢复工作的重点逐渐从改善水文功能和水质,转向关注生物过程和生态完整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
研究成果与挑战
研究成果:
我国科学家在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针对国家重点治理的湖泊(如滇池、太湖、巢湖)提出了综合技术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生物资源调查、水生生物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生物生产力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面临的挑战:
水质污染:全国的水环境呈现不断被恶化的趋势,大量的污水被直接排入江河,成为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
水资源过度开发:我国水资源利用率高达7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有些地区还要更高。过度的开发水资源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四分之一的淡水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中国淡水生态系统也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挑战。
研究不均衡:我国目前的淡水生态学研究仍多集中于湖泊,有关河流、水库、湿地等的研究相对落后,而后者的生态现状同样令人堪忧。
未来展望
加强跨学科研究:淡水生态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应加强跨学科研究,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深入揭示淡水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推动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积极推动淡水生态学领域的技术创新,如运用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手段,提高监测和评估的精度和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淡水生态学是全球性的科学问题,未来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提升公众意识: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淡水生态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中国淡水生态学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渔业与水产养殖:
淡水生态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淡水鱼类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为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淡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以优化水产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淡水生态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水体污染的原因和机制,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监测和评估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
淡水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生态依据,确保水利工程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通过研究水利工程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生态旅游与休闲:
淡水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旅游和休闲的重要资源。
通过研究和保护淡水生态系统,可以开发具有生态特色的旅游产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农业灌溉与水资源管理:
淡水生态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农业灌溉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优化灌溉方式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压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政策制定与管理:
淡水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可以推动淡水生态学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
中国淡水生态学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简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国内顶尖的淡水生态学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研究方向:该所致力于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拥有湖泊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水质管理与生态毒理等多个研究方向。
成果:在鱼类遗传进化、藻类生物学、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主导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简介:该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之一。
研究方向:专注于湖泊地理、湖泊生态与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
成果:在湖泊生态系统监测、评估与修复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企业品牌
国联水产
简介: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水产集团企业,成立于2001年。
业务范围:集种苗、养殖、饲料、加工、销售及科研开发为一体,业务遍布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特色:主营对虾、罗非鱼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獐子岛集团
简介: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海洋食品提供商,成立于1958年。
业务范围:以水产养殖为主,集海产育苗、养殖、暂养、加工、贸易、运输等业务于一体。
特色:产品品系丰富,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湖股份
简介: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淡水养殖上市企业,成立于1999年。
业务范围:专注于湖泊水环境治理、渔光一体化及湖面生态旅游等业务。
特色:与多家专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保持产学研合作关系,产品包括大湖淡水有机鱼、冰川鱼等系列。
天马科技
简介: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现代渔牧集团化公司,成立于2002年。
业务范围:专注于水产、畜牧、食品等领域的现代化发展。
特色:终端消费品牌包括“健马”、“天马”和“鳗鲡堂”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百洋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百洋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淡水渔业行业的佼佼者,成立于2000年。
业务范围:业务涵盖科技研发、种苗选育、养殖、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
特色:同时涉及远洋捕捞及环保科技产业,产品畅销至美国、欧盟、中东、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淡水生态学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科研机构
招聘岗位:科研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等。
工作内容:参与淡水生态学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数据采集、实验分析、模型构建等工作,推动淡水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政府部门
招聘岗位: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渔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等。
工作内容:负责淡水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估、管理和保护等工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确保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保企业
招聘岗位:环境工程师、生态修复工程师、水处理工程师等。
工作内容:参与淡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项目,进行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工作,为企业提供环保技术咨询和服务。
水产养殖企业
招聘岗位:水产养殖技术员、水产养殖管理员、水产养殖研发工程师等。
工作内容:负责水产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操作,如水质监测、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以及新品种的研发和养殖技术的创新。
其他相关领域
教育机构:高校和中小学可能需要生态学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相关课程。
媒体和传播行业:具备生态学背景的毕业生也可以在媒体和传播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环保记者、编辑或制作人等。
非政府组织(NGO):许多环保NGO也需要生态学专业人才来支持他们的环境保护项目。
具体招聘案例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该所曾发布高层次人才(博士)岗位招聘公告,招聘淡水渔业研究和应用推广等相关领域的人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该中心也发布了招聘公告,招聘范围包括应届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和社会在职人员,招聘岗位涵盖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