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中国自然地理学高质量发展,探索对接学科理论前沿,精准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拟于5月9-1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会议将围绕“创新自然地理 赋能美丽中国”的主题进行研讨。会议一号通知发出后,得到了全国地理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同行的热烈响应。
大会主题
创新自然地理 赋能美丽中国
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水文过程与水资源管理(张永强、程磊、周毓彦)
全球变化水循环与极端水文气候事件(顾西辉、王伦澈、黄生志、张翔)
土地覆被变化、影响与适应(王兆锋、聂勇、次仁、鞠正山、李士成、赵小汎)
山区耕地撂荒及其效应研究(谈明洪、王亚辉、王学)
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张镱锂、阎建忠、徐定德)
陆地表层系统与气候变化(吴绍洪、尹云鹤、侯雨乐)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戴尔阜、朱高儒、吴卓、王云、吴大放)
景观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孔繁花、孙然好、李春林)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温家洪、魏本勇、高江波、贾慧聪)
土壤侵蚀与碳氮循环(方海燕、赵龙山、刘前进、信忠保、刘恩峰)
冰冻圈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王飞腾、段克勤、王欣、王叶堂、孙维君)
三角洲环境演变与海陆统筹(战超、马小川、吴晓、吕建树)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自然地理专业研究现状
一、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自然地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渐增强,出现了一些新的交叉学科。例如,自然地理学与化学、物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资源学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了化学地理学、自然环境力能学、生态地学、环境地学和自然资源地理学等交叉学科。这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为自然地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技术应用的进步
现代先进技术,如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高精密测试仪器等,开始广泛应用于自然地理调查、实验和数据处理。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自然地理研究的精度和效率,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自然地理现象和规律。
三、研究内容的拓展
自然地理研究的内容不断拓展,涵盖了自然地理系统、自然地理过程、景观与环境变化、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等多个方面。同时,研究重点也从典型区研究向脆弱区(敏感区)和过渡区研究转移,以更全面地揭示自然地理系统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
四、面向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更加综合和复杂。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全球变化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同时,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研究范式的转变
随着地理科学研究积累的深化和野外观测、实验分析、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自然地理研究范式正在向复杂人地系统的模拟和预测转变。研究主题更加强调地球表层系统的综合研究,并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
在实践教学方面,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注重野外实习和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当前野外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方法、实习路线的安排、专业老师指导方式等方面有待创新,实习条件有限等。因此,如何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习效果,是自然地理专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自然地理专业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环保与灾害防治:
政府环保部门:负责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等工作。
环境监测与治理公司: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工作。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等,积极寻求自然地理学专业人才以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管理与规划:
国土资源部门:从事国土资源管理、规划与开发等工作。
自然资源管理企业:担任资源评估师、环境工程师等职位,从事自然资源的规划、开发、管理和利用工作。
水利、林业与农业:
水利部门:从事水利工程设计与管理等工作。
林业部门:进行林业资源管理等工作。
农业部门:开展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等工作。
科研机构与高校:
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从事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高校:从事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培养新一代的专业人才。
测绘地理信息企业: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技术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为城市规划、灾害预防等提供技术支持。
旅游与生态:
生态旅游企业:从事生态旅游的策划、旅游资源开发等工作,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与修复:参与生态修复、景观生态规划等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能源与矿产:
矿产、石油、天然气勘探:从事自然资源勘探与管理等工作。
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部门:参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等工作,确保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与工程:
建筑、建材、工程领域:利用自然地理知识优化建筑设计、选址等,提高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其他专业服务:
专业服务机构:如咨询公司、人力资源公司等,也可能需要自然地理专业人才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建议和服务。
自然地理专业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简介:该所是中国科学院下设的研究单位,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
研究领域: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资源学等地理学绝大部分研究内容,以及生态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学等特色研究领域。
成就: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为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他国家科学院下属地理研究机构
如苏联科学院地理所、波兰科学院地理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地理所等,这些机构在各自国家及国际地理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大学附设地理研究机构
如美国许多大学附设的地理研究机构,以及中国福建师范大学的地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的河口海岸研究所等,这些机构在地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品牌
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导航定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数字地图、导航软件等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地理空间大数据处理和应用。
其他企业:如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地理信息产业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专注于自然地理领域的企业
这些企业可能从事自然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如一些从事矿产、石油、天然气勘探的企业,以及专注于生态旅游和生态修复的企业。
自然地理专业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政府及事业单位
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如自然资源部及其下属单位,包括海洋研究所、测绘院、地理信息局等,招聘资源调查员、土地管理员、水利管理人员等岗位。
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如生态环境部及其下属单位,招聘生态环境监测员、环境执法人员、生态修复人员等岗位。
农业农村部门:招聘农业资源管理人员、土地管理人员、水土保持人员等岗位。
城市规划部门:招聘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等岗位,负责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工作。
二、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招聘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岗位,从事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高校及附属研究机构: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及其地理学院或附属研究机构,招聘教师、科研人员等岗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企业
地理信息产业企业:如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招聘GIS开发工程师、遥感数据处理师等岗位,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地理数据服务等业务。
环保企业:如环保咨询公司、环境监测机构等,招聘环境评价工程师、环境监测工程师等岗位,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环保咨询和服务。
资源开发公司:如矿产、石油、天然气勘探企业,招聘自然资源勘探人员、资源开发经理等岗位,从事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管理工作。
生态旅游企业:招聘生态旅游策划师、旅游资源开发经理等岗位,从事生态旅游的策划、旅游资源开发等工作。
四、教育领域
中小学:招聘地理教师岗位,负责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
培训机构:招聘地理培训教师、课程顾问等岗位,为学生提供地理学科的辅导和培训服务。
五、其他领域
新闻传媒:招聘地理编辑、记者等岗位,负责地理相关新闻的报道和编辑工作。
旅游规划:招聘旅游规划师岗位,负责旅游景区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等,也可能招聘自然地理专业人才从事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