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VC-21 2025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8-21 ~ 2025-08-24
举办场地:宁波市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杨德仁
会议介绍

第二十一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CPVC-21)将于2025年8月21-24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中国光伏学术大会(CPVC)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发起,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本次大会紧密围绕光伏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与产业发展趋势,聚焦热点议题开展组织技术分享与学术交流。

大会主席

大会主席: 杨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长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名誉主席:Martin Green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

赵玉文 北京太阳能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名誉主任

(二)组织委员会

主席: 赵颖 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南开大学教授

副主席:鲁东明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校长

林海峰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美成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教授/院长

(三)程序委员会

主席:吕俊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研究员 南京大学研究员 华侨大学教授

副主席:

胡长兴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科研处长

杨伯川 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院长

唐骏 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麦耀华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院长王文静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TO

赵 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世民甘肃新能源协会会长

王一波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部主任

钟宇飞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院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

王永谦 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

学家

王同心苏州弘道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斯成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顾问

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叶继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冯志强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

验室隸陌セ鸩蓥罩彷嶪胴民主任

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

刘正新

究所研究员

刘生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特聘教授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部副部长

刘明侦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刘 窺ソ柞緹廪昌栋笙Λ蒿臬屿鸺心广西大学教授

许涛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许海亮TÜV南德意志集团智慧能源副总裁

苏建徽合肥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教授/所长

李卫春TÜV莱茵全球电力电子副总裁兼大中

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副总裁

李昌治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特聘教授

李新军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

总监

杨上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杨爱军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

委书记/副院长

何 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咸新区

分公司技术总监

余学功浙江大学教授

辛颢 南京邮电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张付特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CTO

张忠卫.国晟世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首席科学家

张彦虎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晓丹-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张 毅 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张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陈棋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茆美琴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范 斌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季良俊 国际电工委员会太阳能光伏系统

(IEC TC82)副秘书长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首席科学家

周 洁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研发副

总经理

郑策极电光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赵德威四川大学教授

柏成立德凯太阳能服务总经理

须婷婷TUV北德集团全球可再生能源高级副

总裁

恽旻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

心高级工程师

袁 晓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副主任

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光伏检测与评估研究所所长

夏 锐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徐希翔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

高平奇 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副院长

黄跃龙 西南石油大学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院长

黄新明传古太阳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董事长

裴会川,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谭海仁 南京大学教授/仁烁光能(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

欧阳子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

熊利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计量师/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所光通信与探测器实验室主任

颜步一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CTO

戴 健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展画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光伏学术大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光伏研究现状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

新增装机规模:根据多方预测,2025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215~255GW。相比之下,第三方机构对2025年中国的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持乐观态度,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分析师预测将达302GW(交流侧)或368GW(直流侧),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首席分析师预测约为300GW。

历史增长:中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累计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2023年新增216.3GW,2024年新增277.57GW,两年共新增装机几近500GW。

二、技术与创新

电池技术:光伏电池是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环节,近年来行业历经多晶向单晶、常规BSF向PERC电池的技术迭代。目前,N型电池技术成为行业主流路线,其中TOPCon电池市占率较高,且预计将继续提升。此外,BC、HJT等技术路线也在不断发展。

效率提升:效率提升是推动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的动力。企业围绕“效率”主赛道竞逐,通过技术融合等方式实现电池效率的提升。

三、政策与市场环境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持续出台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产业政策,推动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市场挑战:尽管光伏行业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电力市场化、土地资源趋紧、消纳矛盾突出、贸易壁垒加码等。此外,光伏产品同质化现状并未改善,企业间竞争压力较大。

四、行业趋势与展望

行业洗牌:2024年光伏企业退场只是序曲,2025年行业洗牌仍将持续。二三线企业的竞争压力更大,“厮杀”将更为激烈。兼并重组大幕已经拉开,将会出现更多收购案。

价格走势:受政策刺激和市场需求影响,光伏产业链价格可能出现波动。例如,预期2025年第二季产业链价格将集体上涨,但第三季可能因需求收敛和产能过剩而下跌。

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正迎来快速发展期。然而,在2025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增速或放缓。部分开发商已暂缓工商业项目开发,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

五、国际竞争力

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凭借着技术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扩张低成本的先进产能,制造端产能、产量全球占比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并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全球光伏产业链重心进一步向国内转移。

中国光伏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电力领域

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利用大片土地建设的大型光伏电站,将所发电力并入电网,为城市、乡村等广大区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例如,沙漠光伏电站利用沙漠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土地广阔且成本较低的优势进行建设。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为特征。包括家庭屋顶光伏和工商业屋顶光伏,满足家庭和企业日常用电需求,降低用电成本。

交通领域

太阳能路灯:利用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供夜晚照明使用。

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无需外接电源,利用光伏板供电,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

太阳能电动车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太阳能汽车:虽然目前因汽车表面可承载光伏发电装置的面积有限,普及尚需时日,但仍是未来交通的一大趋势。

建筑领域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将光伏组件融入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实现“一材多用”,如光伏幕墙、光伏遮阳板等。

智能光伏建筑:在有条件的城镇和农村地区,统筹推进居民屋面智能光伏系统,提高建筑智能光伏应用水平。

农业领域

光伏农业大棚:将光伏板与农业大棚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光伏灌溉系统:无需外接电源,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可根据农作物的需水情况进行智能灌溉。

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在鱼塘或农田上方架设光伏电站,实现土地与水域的双重价值最大化,同时不影响水产养殖或农作物种植。

通信领域

太阳能通信基站:在偏远地区、山区、海岛等地方,利用光伏板为通信设备提供电力支持,解决铺设电缆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

太阳能卫星通信:利用光伏板为卫星通信设备提供电力支持,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可靠性高。

其他领域

太阳能便携式电源:为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充电,适合户外旅行、野外作业等场合使用。

太阳能玩具:利用光伏技术制作的玩具,如太阳能赛车、太阳能飞机等,具有趣味性,还能让孩子们了解太阳能的应用和环保知识。

中国光伏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信息产业部第18研究所

中科院半导体所

中科院等离子所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811所)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

上海冶金所

天津电源研究所(18所)

南开大学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

广州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实验室

四川大学太阳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

无锡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新疆新能源所

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

知名企业品牌

隆基LONGi: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业务覆盖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天合光能Trinasolar: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生产,是中国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业务遍布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CSI阿特斯: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商和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协鑫集成GCL:提供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设计方案,一站式智慧综合能源系统集成商,国内发展较快的太阳能光伏企业。

JinKo晶科: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光伏制造商,专业生产硅锭、硅片、电池片、高效单多晶光伏组件等。

尚德电力SUNTECH:全球较大的太阳能面板制造商,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研发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企业。

JA晶澳: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和销售领先品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专业从事太阳能设备研发制造的企业。

YINGLI英利: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品牌,全球较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大型综合性能源集团。

ChintPower正泰电源:正泰集团旗下,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电源系统类变流设备及一站式的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CHNG华能:世界500强企业,发电装机容量世界领先,以经营电力产业为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此外,还有阳光电源通威股份晶盛机电特变电工锦浪科技迈为股份TCL中环等知名企业,在光伏逆变器、硅料、电池片、光伏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光伏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研发类岗位

光伏产品研发工程师:参与光伏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

光伏工艺工程师:负责光伏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优化和改进,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光伏系统设计师:负责设计光伏电站的整体方案,包括选址、布局、设备选型等。

生产类岗位

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工程师:负责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测试和质量控制。

光伏设备工程师:负责光伏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优化。

光伏原材料及辅料研发工程师:研发新型光伏原材料和辅料,提高产品性能。

运维类岗位

光伏运维工程师:负责光伏电站的日常运行与维护,处理可能出现的故障。

光伏电站站长/值长:负责光伏电站的整体运营和管理,确保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光伏电气工程师:负责光伏电站的电气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

销售与服务类岗位

光伏销售工程师:推广光伏产品,为客户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

光伏项目经理:负责光伏项目的整体策划、执行和管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光伏售后服务工程师:为客户提供光伏产品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其他类岗位

光伏市场开发经理:负责光伏市场的开拓和推广,制定市场策略和销售计划。

光伏融资专员:负责光伏项目的融资工作,与金融机构合作,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光伏政策研究员:研究国家和地方的光伏政策,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解读。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