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少年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5-16 ~ 2025-05-18
举办场地:乐山师范学院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认知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罗跃嘉 卢雄 江滔
会议介绍

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具体要求,定于2025年5月16日至5月18日在四川乐山召开“青少年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认知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心理学会、乐山师范学院共同主办。

诚挚邀请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学界同仁,以及长期关心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会,聚焦青少年脑智发育研究前沿与心理健康促进实践进行交流研讨,携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力量!

会议主题

解析脑智发育神经机制,探索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会议联合主席

罗跃嘉、卢雄、江滔

会议特邀专家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罗跃嘉(北京师范大学)

罗文波(辽宁师范大学)

薛 贵(北京师范大学)

张积家(中国人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高峰强(山东师范大学)

卢 雄(成都师范学院)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青少年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青少年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一、青少年脑智发育研究现状

关键阶段:青少年时期(大约12至18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大脑可塑性极高,为脑智提升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

研究进展

国际研究:欧美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开展了脑发育大型研究,如美国在2015年启动为期10年的大型“青少年脑与认知发育队列”,针对美国青少年成瘾和其他普遍存在的风险性行为,通过追踪1万名9~10岁的儿童脑智发育揭示其背后的科学机制。

国内研究:中国在青少年脑智发育和提升领域的研究占据世界领跑位置。在“中国脑计划”一体两翼的布局中,针对青少年的脑智发育和提升部署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通过对3万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6~18岁)脑智发育情况10~15年的随访调查,获得小学一年级到成年过程中脑发育和认知发育、心理健康以及行为发展等各方面的数据,建立国家层面的大型脑智发育追踪队列,服务于儿童学习发展需求。

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青少年脑智提升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推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普及,加强创新实验室和智慧校园建设,鼓励跨学科学习,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普遍性与严重性

高患病率:我国6~16岁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疾病总患病率高达17.5%,这一比例不仅高于成人的16.6%,也揭示了青少年在心理层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常见问题:青少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学业表现,还对其社交能力、情绪管理乃至自我价值感造成深远影响。

影响因素

学业压力:超过70%的中小学生表示学业负担较重,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升学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学业成绩,许多青少年不得不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和培训课程,导致学习时间过长、休息时间不足。

人际关系:约有30%的青少年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往中存在矛盾和冲突。其中,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最为突出,部分青少年表示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管教过严,导致他们感到压力很大。

家庭环境: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来自完整家庭、父母关系和睦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家庭不完整或父母关系紧张的青少年。

社会环境:不良的社会文化现象,如暴力、色情、物质主义等,可能会侵蚀青少年的心灵,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此外,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应对措施

家庭层面:家长应提高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学会识别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困扰,及时给予关爱与支持。同时,应调整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责任感与抗压能力。

学校层面: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引导,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方式,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与自我调适能力。同时,应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服务。

社会层面:政府应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与支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通过设立心理健康热线、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活动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更为便捷、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应加强对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监管,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青少年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1.教育领域

教学计划与教育政策制定:青少年脑智发育研究为教育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更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政策,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

个性化学习方案:利用研究成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医疗健康领域

早期干预与精准诊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心理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数字疗法:结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发数字疗法产品,为青少年提供便捷、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3.科技研发领域

脑机接口技术:青少年脑智发育研究为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基础,未来可能应用于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

智能教育产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教育产品,如智能辅导系统、学习分析工具等,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习效率。

4.社会服务领域

心理咨询与辅导: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与指导: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和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5.政策制定与公共管理领域

青少年政策制定: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利用研究成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青少年政策,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公共健康宣传与教育: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公众普及青少年脑智发育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

青少年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该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在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致力于探索人类大脑的奥秘,推动我国类脑智能技术的发展。

研究领域包括脑认知功能的环路基础、脑疾病机理与诊断干预、脑研究新技术、类脑模型与智能信息处理及类脑器件与系统。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成立于2018年,是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

研究领域包括脑认知原理解析、脑重大疾病、神经科学新技术、神经计算与神经编解码研究等。

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落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致力于脑科学的前沿探索,推动脑科学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

成立于2011年,旨在促进神经科学尤其是发展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

研究领域包括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脑发育、学习与脑的可塑性、儿童青少年脑功能障碍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研究所

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研究机构。

以研究青少年发展与教育问题、发挥作用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主要任务,具有较强的心理疏导能力。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国内一流的心理学教学和科研机构,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思维、认知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设有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是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之一。

企业品牌

福建爱恩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专注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问题的专业化心理服务及心理教育公司。

旗下厦门市爱恩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最完善的心理服务企业之一。

斯玛特教育集团

与杭州鑫蜂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鸽巢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未来互联网+心理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场景。

致力于推动心理健康教学以及管理的数字化发展,提升家庭心理教育能力。

强脑科技(BrainCo)

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与儿童医学中心联名开发了全脑发育训练系统,致力于儿童脑智发育的提升。

青少年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究机构与高校

项目经理

负责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相关项目的管控和实施,管理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等工作。

如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项目组曾招聘项目经理。

科研助理

协助研究人员进行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工作。

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曾招聘科研助理(磁共振质控)。

教师与研究人员

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包括青少年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讲授和科研项目研究。

二、医疗健康领域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

在心理咨询机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地工作,为个人或团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心理咨询师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精神科医生

在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工作,负责诊断和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

三、教育领域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

在各级学校担任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服务。

随着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心理辅导老师的需求也在增加。

教育行政人员

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社会服务领域

社区心理健康工作者

在社区服务中心或非营利组织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开展讲座、谈心谈话活动,帮助居民调解纠纷等问题。

项目专员

如江西省一二三五五青少年发展与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曾招聘项目管理专员,负责完成项目承接的需求沟通、方案撰写、招投标文件制定以及项目落地执行、跟踪进展等工作。

五、科技研发领域

算法工程师

在科技公司或研究机构工作,开发用于脑智发育与心理健康评估、干预的智能算法和工具。

产品经理

负责设计和推广与脑智发育、心理健康相关的科技产品或服务。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