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届生态系统遥感学术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8-20 ~ 2025-08-23
举办场地:乌鲁木齐市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遥感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生态系统遥感以生态系统为对象,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类型与格局、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遥感专业委员会通过召开“生态系统遥感学术研讨会”,为生态与遥感领域的科学家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研讨生态系统遥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促进生态系统遥感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第二届生态系统遥感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25年8月20-23日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生态系统遥感与人工智能服务生态科学新使命”,围绕生态系统的结构、参数、功能和服务,探讨遥感技术与生态系统融合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切实推动生态系统遥感的创新和学科建设。

指导委员会

主 席:徐冠华

副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方精云 傅伯杰 龚健雅 郭华东刘世荣

朴世龙 王 桥 于贵瑞 周成虎 朱教君

委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白永飞陈方陈晋陈镜明陈利顶

陈水森陈曦陈亚宁程晓董金玮

段青云方红亮高吉喜高志海宫鹏

郭庆华 何洪林 何念鹏胡斯勒图黄 波

蒋金豹雷光春李爱农李加洪李建龙

黎夏李新李增元李召良梁顺林

林珲刘高焕刘国彬刘国华刘俊国

刘良云刘玲莉刘顺喜刘素红柳钦火

卢乃锰吕永龙马克平牛书丽欧阳志云

秦其明沈焕锋沈泽昊施建成苏奋振

唐新明唐志尧王开存王克林王力哲

王涛王艳芬王宗明武建军吴胜军

谢欢谢宗强徐冰阎广建杨桂山

袁文平张兵张甘霖张良培张扬建

赵新全赵文武周国逸周清波朱建军

组织委员会

主 席:吴炳方

副主席:包安明 陈劲松 庞 勇

成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 林 陈帮乾 陈 旻 陈圣波 杜加强

段洪涛 樊 磊 冯晓明 高 添 何 涛

贾 坤 雷光斌 李 军 李朋飞 李 伟

吝 涛 刘文俊 罗格平 马轩龙 毛德华

倪文俭 宋小宁 苏艳军 孙伟伟 万华伟

王伦澈 王智慧 吴 锦 许 雄 颜长珍

张爱武 张 慧 张 丽 张喜旺 张永光

秘书长:曾 源 赵 旦 常 存

主题分会场与召集人

主题分会场1生态系统格局与土地覆被AI技术

召集人:包安明、范锦龙、雷光斌、李洪忠、朱亮、许聪

主题分会场2生态系统参数与遥感模型

召集人:贾坤、樊磊、马轩龙、吴骅、陈虹、周芳成、姜亚珍

主题分会场3生态系统观测新技术与新方法

召集人:何洪林、张爱武、胡容海、吴霖升、吴方明

主题分会场4生态系统遥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召集人:陈劲松、何涛、管小彬、袁强强、贺威、杨耘、刘艳、覃星力

主题分会场5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服务评估

召集人:冯晓明、王伦澈、刘宪锋、马晓飞、王浩、李江月、王立辉、常胜

主题分会场6生态系统碳核算与碳交易

召集人:罗格平、陈健、张宝庆、秦承志、杜加强、石浩

主题分会场7生物多样性遥感

召集人:曾源、万华伟、俞乐、王智慧、吴锦、郑朝菊

主题分会场8水土保持遥感

召集人:李朋飞、高光耀、罗志东、李斌斌、张喜旺、高文文、田富有

主题分会场9水文遥感与水资源管理

召集人:杨大文、张永强、李稚、张宽地、杨汉波、闫娜娜、朱伟伟、马宗瀚

主题分会场10森林生态系统遥感

召集人:庞勇、倪文俭、曹林、苏艳军、高添、陈帮乾、赵旦

主题分会场11草地生态系统遥感

召集人:李飞、宋小宁、杨秀春、赵玉金、刘文俊、李睿

主题分会场12农田生态系统遥感

召集人:陈圣波、杨贵军、黄健熙、余强毅、曾红伟、张淼、王正东

主题分会场13湿地生态系统遥感

召集人:段洪涛、毛德华、神祥金、李伟、阿里木·赛买提、马旭、罗菊花、李旺

主题分会场14城市生态系统遥感

召集人:周伟奇、孟庆岩、吝涛、阿里木江·卡斯木、陈学刚、张丽芳、吴晗天

主题分会场15荒漠生态系统遥感

召集人:李均力、李晓松、颜长珍、许雄、马勇刚、黄春林、常存

主题分会场16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

召集人:孙伟伟、张丽、杨晓峰、陈超、杨刚、付波霖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生态系统遥感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生态系统遥感研究现状

一、技术进展

遥感技术多样化

光学遥感: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对地物进行成像观测,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的遥感对地观测技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光学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空谱信息协同使用等有效提高了影像解译效果。

微波遥感:主要利用微波波段获取地表信息,适用于土壤湿度、冰雪覆盖、海洋监测等。

激光遥感:通过激光束对地表进行扫描,获取高分辨率的三维信息,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勘探等。

数据处理技术突破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如遥感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将不同波段的遥感影像进行合成,获得更丰富的地表信息。

深度学习算法在遥感数据智能解译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数据获取和处理效率,降低了数据成本。

二、应用领域拓展

生态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被用于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掌握环境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气候变化监测、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也具有广泛应用,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调查与评估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的监测和评估,为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迅速提供灾害现场数据,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其他领域

遥感技术还在城市规划与管理、农业估产、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卫星遥感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跃升至12.6%。

中国遥感服务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全球遥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国、欧洲、中国等国家的企业和机构。

在中国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国卫星、航宇微、四维图新、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等大型国有企业和少数商业遥感卫星企业。

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遥感数据涉及国家安全、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遥感技术更新迅速,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升级,增加了企业的投资压力。

机遇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地球资源监测与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卫星遥感技术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应用能力。

五、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融合与数据集成

遥感技术将与其他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遥感监测和分析。

多源遥感数据的集成将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应用领域拓展

遥感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自动驾驶、地质及环境监测、植被研究、国防安全等。

商业化进程加速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进入卫星遥感行业,推动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农业领域

作物生长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包括作物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等。

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可以及时发现作物生长中的异常情况,如病虫害、营养缺乏等,为精准农业提供决策支持。

农业资源调查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调查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设施等农业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为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灾害预警

通过遥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干旱、洪涝、冻害等农业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为农业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

二、林业领域

森林资源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森林资源的分布、面积、蓄积量等。

通过定期获取遥感数据,可以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森林病虫害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情况。

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森林火灾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为森林火灾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支持。

三、水利领域

水资源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面积、水位、水质等。

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可以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流失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为水土流失的治理和预防提供决策支持,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洪涝灾害预警

通过遥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洪涝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为洪涝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减少灾害损失。

四、环境保护领域

生态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可以掌握环境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保护与修复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研究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可以了解物种的分布、数量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五、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

城市扩张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城市用地的扩张情况。

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可以掌握城市扩张的速度、方向和规模,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热岛效应的分布和强度。

为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评价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状况。

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可以了解城市绿化、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六、灾害应急响应领域

灾害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可以迅速获取灾害现场的数据和信息。

为灾害的监测、评估和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减少灾害损失。

救援路线规划

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分析地形、地貌和交通状况。

为救援路线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救援效率。

七、海洋与渔业领域

海洋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海洋的水温、盐度、海流等环境要素。

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渔业资源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数量。

为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生态系统遥感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简介: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遥感科学与综合应用技术国家级、开放型研究机构。

成果:拥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成功组织了多项重大遥感工程试验,主持了多个国家级遥感科技攻关项目。

研究方向:包括遥感辐射传输、环境遥感前沿、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等多个领域。

马里兰大学全球土地分析与挖掘实验室(GLAD)

简介:马里兰大学是美国最老牌最传统的遥感强校,该实验室与NASA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研究方向:重点调查全球陆面变化的方法、原因和影响,探索全球土地利用的变化。

比利时空间大气研究所(BIRA-IASB)

简介:专注于空间大气环境的研究,在遥感领域也有显著贡献。

成果:开发了SPENVIS(SPac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等系统,为遥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企业品牌

MAXAR

简介:一个非常低调但实力极强的航天集团,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子公司。

产品:包括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用的加拿大臂、劳拉公司的通信卫星、DigitalGlobe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等。

应用:其卫星影像被广泛应用于谷歌地球等平台,为生态系统遥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Planet Labs

简介:一家全球领先的卫星成像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卫星星座。

产品:其卫星星座可实现每天对全球陆地和重点海域覆盖成像,使全球对地观测进入“每日”时代。

应用:为生态系统遥感研究提供了高频次、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数据。

BlackSky Global

简介:一家遥感巨头商业卫星公司。

产品:其卫星星座能够每日重访全世界主要城市多次。

应用:在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农业估产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简介: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

业务:以遥感云服务为龙头,高分遥感数据服务为契机,提供从数据源、处理加工、信息产品生产到区域、行业、大众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服务。

应用:在生态环境监测、资源调查与评估、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等领域有着显著贡献。

航天宏图

简介:国内首个遥感云服务商,打造“太空版SaaS”。

产品:PIE-Engine时空遥感云平台等。

应用:为生态系统遥感研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中科星图

简介:背靠中科院空天院的“国家队”,其数字地球底座已接入多颗国产卫星数据。

产品:GEOVIS数字地球平台等。

应用:在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生态系统遥感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究机构与高校

科研人员

在科研机构或高校从事生态系统遥感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等工作。

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高校教师

在高等院校担任教师,承担遥感科学与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培养遥感专业人才。

二、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

在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系统评估、污染源排查等工作。

利用遥感数据监测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变化,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自然资源管理人员

在自然资源部门从事土地利用监测、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等工作。

为土地规划、资源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应急管理人员

在应急管理部门参与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工作。

如在地震、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发生时,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灾害信息,为灾害评估和救援指挥提供支持。

三、企业单位

遥感工程师

在测绘与地理信息企业从事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等工作。

为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等提供测绘和地理信息服务。

农业与林业企业技术人员

在农业和林业领域的企业,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田监测、作物长势评估、森林资源调查、病虫害监测等工作。

为农业和林业生产提供精准化服务。

航天航空企业技术人员

在航天航空企业参与遥感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平台的设计、研发和应用工作。

以及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航天航空遥感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数据科学家与算法工程师

在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领域,开发和应用新的算法和技术,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与遥感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新兴领域与跨界应用

智能遥感监测工程师

结合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开发智能遥感监测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遥感监测和分析。

遥感大数据分析工程师

利用大数据技术和遥感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碳中和监测与评估工程师

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碳排放和碳吸收情况。

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