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等学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5-09 ~ 2025-05-12
举办场地:华侨大学陈延奎大楼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随着新时代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加强机械工程学科建设,推动AI赋能教学等工作已成为深化新工科建设的关键任务。为全面推进机械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智能+”背景下课程体系革新,构建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人才,基于高校机械类课程教学的现实需求,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清华大学出版社、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承办,由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摩擦(英文)》、《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实验技术与管理》编辑部协办的“2025年高等学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将于2025年5月9日—12日厦门召开。

本次会议将围绕“智能赋能·交叉融合·范式创新”主题,组织特邀报告、人工智能辅助教学训练营、参观实验室等系列活动。

会议拟邀请李培根院士、阎绍泽教授、陆国栋教授、吴玉厚教授、吴波教授、巩亚东教授、徐西鹏教授、罗学科教授、郑清春教授、王成勇教授、袁军堂教授、葛文庆教授、孙毅教授、黄辉教授、胡永祥教授、熊卓教授、周明教授、胡楚雄教授、杨建新教授、温鹏副教授、牟鹏副教授等30余位机械领域资深专家以及机械及相关交叉前沿学科的教学名师进行报告分享,也邀请了教指委委员参与交流,以期帮助机械类专业教师提高在课程中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欢迎全国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科技工作者踊跃参加,期待与您相聚在厦门!

会议主要内容

1.特邀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特邀报告

人工智能催生工程教育的范式变革

实验教学改革之模式创新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4版)解读

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经验分享

探索式实践课程建设的经验分享

人工智能赋能工程训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人工智能(AI)赋能教学训练营

本次会议设置机械类课程教学训练营,拟分为人工智能赋能理论课程方向、人工智能赋能实践课程方向。参加训练营的教师将围绕具体课程(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实践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展开分组探讨,完成案例设计,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学习与实践,参与者将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灵感。

3.参观实验室/企业

4.颁发培训证书

本次会议为所有参加训练营的参会人员颁发培训证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高等学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高等学校机械类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一、积极方面

实验教学受到重视

重要性被广泛认可:实验教学在机械类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视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各高校普遍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教学资源也不断丰富,包括实验设备、实验场地、实验教材等。

教学方法创新:在实验教学中,一些高校开始引入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信息化技术应用

提升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高职机械类实训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从多元化的角度剖析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创新教学模式:一些高校利用动画、虚拟仿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机械原理和操作过程。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素质要求:机械类专业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一些高校注重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即既能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能指导实践操作。

教师发展平台: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面临的挑战

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某些高校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可能是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造成的。

实验设备陈旧

部分高校的实验设备陈旧,更新换代慢,无法满足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的实验需求。这限制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师资力量不足

尽管一些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部分高校的机械类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这可能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更新实验设备

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新陈旧的实验设备,引进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设备,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积极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引入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开展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高等学校机械类课程教学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制造业

机械产品设计与开发:机械类课程教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在制造业中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等工作。

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制造企业中从事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等工作,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良好状态。

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

能源设备设计与制造:机械类课程教学研究为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如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等的设计与制造。

动力机械研究与开发:包括内燃机、汽轮机、燃气轮机等动力机械的研究与开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交通运输领域

车辆工程:机械类课程教学研究在车辆工程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

交通运输设备研发:包括交通运输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研发,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农业与林业领域

农业机械研发:机械类课程教学研究为农业机械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和改进。

林业机械应用:包括林业采伐、运输、加工等机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矿山与建筑业领域

矿山机械研发:机械类课程教学研究在矿山机械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挖掘机、装载机、矿山运输设备等的设计和制造。

建筑工程机械应用:包括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混凝土搅拌站、塔吊等的研发和应用。

其他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机械类课程教学研究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如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器的设计、制造和维护。

电子与通信领域:在电子与通信领域,机械类课程教学研究也有一定应用,如电子设备的外壳设计、散热系统设计等。

高等学校机械类课程教学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简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建设始于1932年,是清华大学较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该学院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连续多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机械学科中位列全球前20。

实力: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简介:该学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大最具实力、最富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学院之一。

实力: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简介:始建于1953年,前身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实力:在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简介: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20年的电气机械科。

实力:在航天、机器人、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突出的贡献,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简介:机械工程教育源于1913年的电气机械科,历经百年的变迁和发展。

实力: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水平较高,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知名企业品牌

卡特彼勒

简介:世界上较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始终致力于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

特点:以齐全的品类及高质量服务享誉全球。

小松

简介:业内闻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公司。

特点:以齐全的品类及高质量服务享誉全球。

徐工

简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

特点:70载潜心专注,26余年创新引领,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先地位。

三一重工

简介: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特点: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

中联重科

简介: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

特点: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

高等学校机械类课程教学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高校教师与科研机构

招聘岗位:机械类专业教师、科研人员等。

就业机会: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机械工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如讲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课程,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等。

二、制造企业

招聘岗位: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师、机械工艺工程师、机械研发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等。

就业机会:在各类制造企业中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维护等工作。例如,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机械工程师负责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从概念设计到最终生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能源领域

招聘岗位:能源设备工程师、新能源工程师等。

就业机会:随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能源领域对机械工程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毕业生可以参与能源设备的设计、优化和维护工作,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四、交通运输领域

招聘岗位:交通运输设备工程师、车辆工程师等。

就业机会:在交通运输行业中,机械工程师可以设计和维护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和火车等,确保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五、医疗设备领域

招聘岗位:医疗设备工程师等。

就业机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涌现。机械工程师在医疗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疗行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设备。

六、高新技术领域

招聘岗位:智能制造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机器人研发工程师等。

就业机会:在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等新兴领域,机械工程师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这些领域对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要求,但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薪资待遇。

七、其他领域

招聘岗位:机械类实训教师、机械类专任教师等。

就业机会:在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中从事机械类课程的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等工作。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