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五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课公开赛暨第四届优秀教师训练营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8-03 ~ 2025-08-06
举办场地:兰州大学城关校区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教育专业分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各高校的教学工作,推动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教育专业分会将于2025年8月3~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第五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课程“甘李杯”公开赛暨第四届优秀教师训练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课公开赛将为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展示自我、公平竞争的平台,同期还将举办第四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优秀教师训练营,届时将邀请国内资深教学专家、教学名师等进行示范授课。

会议内容

1、“甘李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课公开赛。

决赛名额及遴选通知将另行发送至各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师示范授课暨优秀教师训练营。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课公开赛暨第四届优秀教师训练营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

基因组学与基因编辑技术:随着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基因组编辑已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些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生物体的基因组编辑,包括人类、小鼠、水稻等,为遗传病治疗、农业改良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蛋白质组学与蛋白质工程: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和功能,而蛋白质工程则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蛋白质进行改造。这两个领域的发展为药物研发、生物催化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代谢组学与能量代谢:代谢组学研究生物系统中代谢物的组成和代谢途径,对于理解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异常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能量代谢研究则关注线粒体在能量产生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为衰老和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非编码RNA与基因表达调控:非编码RNA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这些RNA不编码蛋白质,但能调控基因表达,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

高通量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组的测序速度和成本大大降低,为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物信息学技术:生物信息学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海量的生物学数据,并帮助快速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提高了研究效率。

合成生物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研发、疫苗研发、个性化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定制化生产针对个体基因特征的药物。

三、跨学科融合的加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越来越注重跨学科融合。例如,化学生物学几乎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的各个层面,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此外,生物科技还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其他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和交叉创新,推动生物科技的跨界发展和应用拓展。

四、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医学领域,这些研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农业领域,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培育出高产、抗逆、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在工业领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领域。

五、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非编码RNA的功能、如何提高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和效率、如何解决生物信息学数据处理的复杂性等。同时,这些挑战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医药健康领域

药物研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设计和开发新型药物,如针对特定靶点的抑制剂或激动剂。

疾病诊断: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如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分型,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基因编辑或基因转移技术,可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达到治疗目的。

二、农业领域

作物改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作物遗传改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高产、抗逆、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

植物保护:研究植物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开发新型生物农药和抗病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农业生物技术: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可以开发新型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如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领域

生物制药:生物制药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发酵工程、细胞培养等技术,可以生产重组蛋白药物、疫苗、抗体等生物制品。

生物能源:研究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酶学性质,开发新型生物能源,如生物柴油、生物氢气等,缓解能源危机。

生物材料: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可以开发新型生物材料,如生物降解塑料、组织工程支架等,为工业发展提供新的材料来源。

四、环境保护领域

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或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实现环境修复和治理。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可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五、食品科学领域

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开发新型食品保鲜技术和安全检测方法,保障食品安全和营养。

食品生物技术: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可以开发新型食品生物技术产品,如酶制剂、发酵食品等,提高食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健康科学和技术学院(HST):位于美国波士顿,是一个跨学科的教育机构,致力于医学、工程和科学的结合。其实验室在生物医学工程、遗传学、神经科学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创新研究。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是一个国际性的非盈利组织,拥有多个分布在欧洲的研究所。它以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而著称。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位于美国加州,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以在免疫学、神经科学和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而闻名。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CiRA):位于日本,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研究的先驱,专注于iPSCs的产生、应用和伦理问题。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是一个由多个研究所组成的科研组织,涉及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领域。在生物学领域,其研究所在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等方面进行前沿研究。

剑桥大学桑格研究所:位于英国,是基因组学研究的全球领导者。以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关键作用而闻名,并继续在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

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SIB):是一个提供生物信息学资源和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其研究人员和合作伙伴在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领域进行合作研究。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以其在医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而闻名。其实验室在癌症生物学、干细胞研究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进行前沿研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是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以其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而著称。

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位于澳大利亚,是一个专注于癌症研究的领先机构。其实验室在癌症基因组学、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等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

企业品牌

中国生物CNBG:隶属于国药集团旗下,是我国较早从事传染病细菌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的机构,是全亚洲产品全、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

中国生物制药: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及销售多种促进人类健康的化学药品、生物药品及中药现代制剂。

百济神州BeiGene:一家根植于中国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恒瑞医药:国内医药研发领军企业,注重科技创新,研发投入长期位居全国医药行业前列。

康方Akesobio: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全球病人可负担的创新抗体新药于一体的生物制药公司。

复星医药: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业务包括制药、疫苗、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等。

石药CSPC:深耕成药、原料药、功能食品三大板块的港股上市公司,聚焦肿瘤、精神神经、心血管、免疫和呼吸、代谢及抗感染等六大领域。

信达生物Innovent: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的上市企业。

华熙生物: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主要聚焦在功能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天然活性化合物等有助于生命健康的生物活性物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凯赛生物: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生物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科研机构与高校

科研人员:在科研机构或高校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探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前沿问题。

高校教师:在高校任教,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下一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才。

二、生物技术公司

研发工程师:参与新药研发、基因工程产品的开发等工作,推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确保客户能够顺利使用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

项目经理:负责生物技术项目的规划、执行和监控,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三、医疗机构

临床诊断: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诊断工作,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验检测:负责生物样本的检验和检测工作,为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医学研究:参与医学研究工作,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四、环保与农业领域

环保工程师: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员:参与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工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其他领域

政府机关:在政府机关从事生物科技政策制定、项目管理等工作。

出版机构:在出版机构从事生物科技相关书籍、期刊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科普教育机构:在科普教育机构从事生物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

具体招聘岗位示例

管培生:负责罕见病、血液病、肿瘤等疾病的临床检验诊断工作。

生物化学(高级)工程师:参与新测序方法开发、测序试剂开发等工作。

微生物及有机合成博士后:从事工业微生物、有机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分子生物学类英文学术期刊助理编辑:负责联系专家学者、组织稿件的同行评审等工作。

高级研发工程师:负责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与突破、领导和管理研发项目等工作。

项目PA工程师:负责抗体靶点调研与立项、特殊抗体开发方案设计与启动等工作。

科研助理:参与完成公司项目所需的常规分子或生化实验等工作。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执行工作。

SCI医学编辑:负责生物医学方向SCI论文的写作和编辑工作。

分子生物学研究工程师:独立开展生物分子互作实验、蛋白表达方案设计等工作。

分子生物学科学家:负责分子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等工作。

分子生物学技术支持:负责免疫共沉淀等分子技术研发及生产等工作。

分子生物学技术员:负责基因合成、载体构建、PCR等分子生物学相关工作。

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员:从事细胞培养及相关检测实验、分子克隆方面实验等工作。

应届生(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负责产品开发实验设计、原料的筛选等工作。

研发工程师(药物分子生物学方向):参与创新药物的研发工作。

检验工程师(分子生物学方向):负责分子生物学检测项目的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等工作。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