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届中国化学会西部合成化学论坛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6-28 ~ 2025-07-01
举办场地:银川市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由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宁夏大学共同主办,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一届(2025)西部合成化学论坛”将于2025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宁夏银川市举行。由丁奎岭院士和唐勇院士任大会主席,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广大从事合成化学、化工、新材料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生、企业代表踊跃参会,共襄绿色合成及产业化发展大计。

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以“绿色合成——可持续化学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取大会报告、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快闪报告、墙报展示等交流方式,系统展示我国合成化学工作者在绿色合成、可持续催化转化、功能材料及产业化应用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深入研讨当前精细化学、药物化学、能源化学及功能材料产业化对接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加强化学界合成人才与中国能源化工金三角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绿色合成化学与低碳技术的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化学会西部合成化学论坛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化学会西部合成化学研究现状

研究机构与团队

高校研究团队:西部地区多所高校拥有合成化学研究团队。例如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在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化学等领域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活跃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不仅包括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还有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他们致力于新型有机合成方法学、天然产物全合成等方向的研究。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撑下,在有机合成化学、超分子化学等方向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研究团队在复杂天然产物合成以及具有特殊功能有机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方面成果丰硕。

科研院所力量:中国科学院相关分院如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催化合成、润滑材料合成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实力强劲。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合成化学研究工作,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

研究领域与方向

绿色合成化学: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西部地区的科研团队积极投身于绿色合成化学研究。例如,开发基于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质)的合成方法,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一些团队致力于研究无溶剂、低能耗的合成反应体系,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使用新型催化剂,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原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功能材料合成:西部地区在功能材料合成领域也取得不少成果。在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合成具有高效发光、光电转换性能的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在催化材料合成上,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反应,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

药物合成化学:西部地区的一些研究团队聚焦于药物合成化学,开展具有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研究。针对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合成新型药物候选化合物,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同时,在药物合成工艺优化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通过改进合成路线、开发新型反应条件,降低药物生产成本,提高药物质量。

研究成果与转化

科研论文发表:西部地区合成化学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科研论文。这些论文涵盖了有机合成方法学、功能材料合成、药物合成等多个领域,展示了西部地区在合成化学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例如,一些研究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等顶级化学期刊上发表了关于新型有机合成反应和功能材料合成的重要研究成果。

专利申请与授权:随着研究的深入,西部地区合成化学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这些专利涉及新型合成方法、功能材料制备工艺、药物合成技术等方面,为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知识产权保障。部分专利已获得授权,并在一些企业中得到转化应用。

成果转化案例:部分研究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转化。例如,某些新型催化剂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得到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材料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业中实现了批量生产,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

科研资源相对匮乏: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科研经费投入、科研设备购置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充足的科研经费是开展高水平合成化学研究的重要保障,资源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部地区科研团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人才待遇、科研环境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导致部分优秀科研人才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人才的流失不仅影响了西部地区合成化学研究的持续发展,也削弱了其科研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西部地区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合作项目相对较少。这导致科研成果难以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企业的技术需求也无法及时反馈到科研机构,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发展建议

加大科研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合成化学研究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科研投入。同时,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先进的科研设备,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西部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加强自身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人才到西部地区工作,稳定现有科研队伍,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共建研发中心、联合攻关项目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科研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中国化学会西部合成化学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医药行业

药物研发与合成:西部合成化学研究能够合成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分子,为新药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例如,通过设计并合成新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出对特定疾病靶点具有高亲和力和选择性的药物分子,从而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在抗癌药物研发中,研究人员可以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的化合物,测试它们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药物中间体生产:许多药物的生产需要一系列复杂的中间体,合成化学研究可以优化这些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比如,在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中,合成化学方法可以高效地合成关键的中间体,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药物的稳定供应。

药物制剂改进:通过合成化学手段对药物进行修饰和改造,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例如,将药物制成前药,使其在体内特定条件下释放出活性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材料行业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西部合成化学研究可以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如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腐蚀等。这些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领域。例如,合成高性能的工程塑料,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可以减轻汽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功能材料制备:在光电功能材料方面,合成化学可以制备出发光效率高、色彩纯正的有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中,使显示设备更加轻薄、节能、色彩鲜艳。在催化材料领域,合成新型高效的催化剂,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的反应中,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新能源材料开发: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合成化学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合成高性能的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等,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开发新型的光敏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化工行业

精细化学品合成:合成化学研究可以开发出各种精细化学品,如表面活性剂、香料、染料等。这些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日化、纺织、食品等行业。例如,合成新型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和温和性,用于洗涤剂、化妆品等产品中;开发环保型的染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化工工艺:针对传统化工工艺中存在的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西部合成化学研究致力于开发绿色化工工艺。例如,采用新型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实现化工原料的高效转化和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在合成氨工业中,通过优化催化剂和反应工艺,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农业领域

农药研发与合成:合成化学可以开发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例如,合成具有特定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肥料增效剂合成:通过合成化学方法制备肥料增效剂,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流失和环境污染。例如,合成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延缓肥料在土壤中的分解和转化,使植物能够更充分地吸收养分。

环保行业

污水处理材料合成:合成具有高效吸附、降解功能的材料,用于污水处理。例如,合成新型的吸附剂,能够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开发光催化材料,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污水的净化。

大气污染治理:合成化学可以开发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催化剂和吸附剂。例如,合成高效的脱硝催化剂,降低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制备新型的吸附材料,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中国化学会西部合成化学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高校相关研究机构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简介:四川大学化学学科历史悠久,化学学院在合成化学领域实力强劲。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如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研究方向及成果:在有机合成方法学、金属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全合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在新型有机合成反应的开发上,研究团队设计出高效、绿色的反应体系,为复杂有机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在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成功合成了多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药物研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简介:兰州大学化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化工学院依托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合成化学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研究方向及成果:研究方向涵盖有机合成化学、超分子化学、催化化学等多个领域。在复杂天然产物合成方面成绩斐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复杂、生物活性显著的天然产物;在超分子化学领域,设计并合成了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超分子体系,在分子识别、自组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简介:学院在合成化学及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拥有陕西省功能分子结构与性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研究方向及成果:在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化学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例如,在有机合成中,致力于开发新型的催化体系和反应方法,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在材料合成化学方面,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能的功能材料,如光电材料、磁性材料等,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简介:该所是我国催化科学、润滑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在合成化学领域也有深厚的积累。

研究方向及成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催化合成、润滑材料合成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例如,在催化合成领域,开发出多种新型高效的催化剂,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在润滑材料合成方面,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的润滑材料,满足了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需求。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简介:公司(研究所)在有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研究方向及成果:在有机合成方面,开展新型有机中间体、药物中间体的合成研究,为医药、农药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支持;在高分子合成化学领域,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功能高分子、生物医用高分子等,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企业品牌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科伦药业是一家高度专业化、创新型医药集团,在药物合成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产品及技术:公司注重药物合成技术的创新,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品种。例如,在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粉针剂等制剂的合成生产上,拥有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创新药物研发,在肿瘤、感染、心脑血管等疾病领域进行药物合成研究,部分创新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瑞联新材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显示材料、医药中间体等合成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产品及技术:在显示材料方面,公司是OLED前端材料领域的主要企业之一,能够合成多种高性能的OLED中间体和升华前材料,为OLED显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医药中间体领域,公司凭借先进的合成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为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医药中间体产品。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贵州百灵是一家集苗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在民族药合成和中药现代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产品及技术:公司注重传统苗药的现代化研究,通过合成化学等方法对苗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结构修饰,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药新药。例如,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糖浆等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从源头上保证了药材的质量,为药物合成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中国化学会西部合成化学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高校

教师岗位

岗位职责:承担本科及研究生的合成化学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以及合成化学前沿技术等专业课;开展合成化学领域的科研工作,申请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验和论文写作。

任职要求: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学位,部分高校可能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或博士后研究经历;在合成化学领域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如发表过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

科研助理岗位

岗位职责:协助教师开展科研项目的实验工作,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分析等;负责科研仪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参与科研项目申请、结题等相关工作。

任职要求:通常要求具有化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合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科研院所

研究员/副研究员岗位

岗位职责:负责合成化学领域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并组织实施;带领研究团队开展科研攻关,解决科研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提升科研水平。

任职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且在合成化学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显著的科研成果;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技术岗位

岗位职责:负责科研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仪器的调试等;协助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对实验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任职要求:具有化学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熟练掌握合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化工企业

研发工程师岗位

岗位职责:开展合成化学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工作,进行实验设计、小试、中试等研究;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与生产部门、市场部门等协作,推动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任职要求:具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有机化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化工产品研发流程,有较强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化工企业研发工作经验者优先。

生产工艺工程师岗位

岗位职责:负责合成化学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和优化,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和操作规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参与新产品的试生产和工艺验证工作。

任职要求:具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化工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质量控制工程师岗位

岗位职责:建立和完善合成化学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质量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分析质量数据,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和建议。

任职要求:具有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

医药企业

药物合成研究员岗位

岗位职责:负责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优化和筛选,开展药物合成实验;解决药物合成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物纯度;参与药物研发项目的申报和注册工作。

任职要求:具有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熟悉药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有药物研发经验者优先。

制剂研究员岗位

岗位职责:进行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工艺研究和优化,开展制剂的稳定性研究;与药物合成部门协作,将药物活性成分制成合适的制剂剂型;参与制剂项目的申报和临床研究工作。

任职要求:具有药剂学、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熟悉药物制剂的研发流程和相关法规,具备较强的制剂研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