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七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9-19 ~ 2025-09-21
举办场地:福州市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第七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CSSC 2025)将于2025年9月19—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同期同地举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我们诚挚邀请养猪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业界同仁莅临本次大会,踊跃参与交流研讨和参观相关展览展示。

大会主题

效率、质量、生态

邀请报告题目及演讲人

1. 全体大会

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我国猪病防治策略与措施的变迁及展望

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猪肉制品加工现状与未来展望

王楚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猪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思考

高瞳(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

元点突破,科技引领——牧原食品在数智化和绿色转型方面的思考与行动

2. 学术与研究专题

吴珍芳(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基因编辑动物进展及展望

潘玉春(浙江大学教授)

优质高效猪的育种策略

赵书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基因组选种与选配体系构建与应用

车炼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近10年母猪营养与饲养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王军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基于碳氮适配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其配方控制参数研究

王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仔猪肠道健康营养调控关键技术

郑海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复制关键事件的解析

韩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PRRSV免疫保护机制、重组与持续性感染

李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PEDV的流行现状、防控难点及新技术研发

张涛(北京农学院教授)

猪细菌病的中兽医辨证施治

3. 生产与质量专题

邓良伟(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公司+农户模式下的农户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案

韩珊月(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副主任)

消费者采购猪肉行为调查和猪肉消费需求趋势

曾祥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猪低蛋白日粮研究与应用

陶璇(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猪舍精准环境控制技术探索研究

魏宏逵(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

提高公猪种用价值的精准营养技术

4. 疫病防控与实践专题(北京金诺百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冠名)

翟新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总兽医师/研究员)

主要动物疫病净化相关政策及实践

张桂红(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楼房猪场疾病防控的利弊分析

刘从敏(PIC 亚太区技术服务总监)

PIC核心场健康管理实践

原霖(北京中科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兽医临床的应用

周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PRRSV净化之路——不同感染状态下的路径决策

冯志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规模猪场猪支原体肺炎防控净化与效益评估

何启盖(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猪重要细菌病流行特征与科学防控

黄小波(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病毒性腹泻防控关键技术

赵康宁(资深养猪专家)

新型生物安全体系下猪群重大疾病的监测和剔除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猪业科技研究现状

遗传育种研究

研究进展

基因组选择技术:中国科研人员已将基因组选择技术广泛应用于猪的育种中,通过检测大量与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能够更精准地预测猪的生长速度、肉质、繁殖性能等,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例如,一些大型育种企业利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短短几年内就培育出了生长更快、瘦肉率更高的新品种猪。

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如金华猪、太湖猪等。近年来,科研人员加强了对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挖掘,通过基因编辑、杂交改良等技术手段,既保留了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如肉质鲜美、抗逆性强),又提高了其生长性能和繁殖效率。

存在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猪遗传育种的核心技术方面,如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基因功能解析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仍依赖进口。

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低:虽然中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但目前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和利用还不够深入,许多优良基因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营养饲料研究

研究进展

精准营养技术: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制定个性化的营养配方,实现精准供给。例如,对于妊娠母猪,根据其胎次、体况等因素调整营养水平,以提高繁殖性能;对于育肥猪,根据其生长速度和肉质要求优化营养配方,降低饲料成本。

新型饲料原料开发:为了缓解饲料资源短缺问题,科研人员积极开发新型饲料原料,如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发酵饲料等。这些新型饲料原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存在问题

饲料添加剂安全性:部分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耐药性问题,影响人类健康。因此,需要加强对饲料添加剂的安全评估和监管。

饲料配方优化难度大:猪的营养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品种、环境、饲养管理等,这使得饲料配方的优化变得复杂而困难。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营养模型和软件可用于饲料配方设计,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验证。

疫病防控研究

研究进展

疫苗研发:中国在猪疫苗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研制出了多种针对猪重大疫病的疫苗,如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蓝耳病疫苗等。这些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控制了猪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了猪业的健康发展。

诊断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技术的发展,猪疫病的诊断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经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多种猪疫病病原体,为疫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存在问题

疫病复杂化:近年来,猪疫病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新的疫病不断出现,一些传统疫病也出现了变异和耐药现象,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

生物安全体系不完善:部分猪场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生物安全设施和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疫病的传入和传播。

养殖环境与福利研究

研究进展

环境控制技术:通过安装通风、温控、湿控等设备,对猪舍的环境进行精准控制,为猪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例如,在夏季采用水帘降温、风机通风等方式降低猪舍温度,减少热应激对猪的影响;在冬季采用保温地板、暖气等设备提高猪舍温度,保证猪的正常生长。

福利养殖模式探索:为了提高猪的福利水平,科研人员和企业开始探索福利养殖模式,如增加猪舍空间、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采用无抗养殖等。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改善猪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存在问题

养殖成本增加:环境控制和福利养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这会增加养殖成本,对于一些中小规模猪场来说,可能难以承受。

标准不统一:目前,中国在猪养殖环境和福利方面的标准还不够完善和统一,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养殖环境和福利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智能化养殖研究

研究进展

物联网技术应用:通过在猪舍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猪的生长环境、健康状况等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养殖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实现精准养殖。

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一些猪场开始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喂料系统、自动清粪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存在问题

技术成熟度不够:智能化养殖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部分技术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人员素质要求高:智能化养殖需要养殖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操作技能,但目前中国猪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智能化养殖的需求。

中国猪业科技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畜牧业内部养殖环节

精准养殖管理:遗传育种科技研究成果,如基因组选择技术,可助力养殖场精准选育优良种猪,培育出生长快、瘦肉率高、抗病性强的猪种,提高养殖效益。营养饲料领域的精准营养技术,能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定制个性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升猪的生长性能。

疫病防控保障:疫病防控研究的疫苗研发和诊断技术成果,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和预防猪疫病,减少疫病传播和流行,降低猪的死亡率,保障养殖场的稳定生产。

环境福利优化:养殖环境与福利研究成果,如环境控制技术和福利养殖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福利水平,进而提升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同时也有利于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饲料加工行业

原料开发利用:营养饲料研究中新型饲料原料的开发成果,如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发酵饲料等,为饲料加工行业提供了新的原料选择,丰富了饲料种类,缓解了传统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

配方优化创新:精准营养技术的研究成果,可促使饲料加工企业根据猪的营养需求,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利用率,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饲料产品。

食品加工行业肉类加工

品质提升:猪业科技研究在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提高猪的肉质。例如,通过选育优良种猪和优化营养配方,可使猪肉的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为肉类加工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原料,提升加工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新产品开发:基于猪业科技研究成果,肉类加工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如利用地方猪种的特色肉质,开发具有地方风味的高端肉制品;利用新型饲料原料生产的猪肉,开发绿色、健康的肉制品。

副产品加工

资源综合利用:猪业科技研究有助于提高猪副产品的利用率。例如,通过研究猪副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加工特性,开发出猪皮胶原蛋白制品、猪骨钙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医药与生物技术行业疫苗与药物研发

疫苗生产:猪业疫病防控研究中的疫苗研发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疫苗生产行业。例如,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等,为保障猪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为疫苗生产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药物研发:在猪疫病防控过程中,对病原体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为医药行业研发新型药物提供参考。例如,通过研究猪病毒的基因序列和致病机制,有助于开发出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生物技术领域

基因编辑与克隆:猪业科技研究中的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转基因猪,可用于医学研究、器官移植等领域;克隆技术可用于保存优良猪种资源,为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环保与废弃物处理行业养殖废弃物处理

资源化利用:猪业科技研究在养殖环境与福利方面取得的成果,有助于优化养殖场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例如,通过研究猪粪尿的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途径,可将猪粪尿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燃气等,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污水处理

技术改进:猪场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污染物,猪业科技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污水处理行业,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农业教育与科研领域人才培养

课程与教材更新:猪业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可应用于农业教育领域,更新相关专业的课程和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培养适应现代猪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实践教学创新:在农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可引入猪业科技研究的成果和方法,如智能化养殖设备、新型饲料配方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科研合作与交流

跨学科研究:猪业科技研究涉及遗传学、营养学、兽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可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国际合作:中国猪业科技研究的成果也可为国际猪业科研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猪业发展中的全球性问题。

中国猪业科技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高校科研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优势领域:在猪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等方面实力强劲。遗传育种团队长期致力于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研究,成功培育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新品系。营养饲料研究聚焦于猪的精准营养需求、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等,为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研成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生猪养殖产业,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优势领域:在猪疫病防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疫病防控团队在猪重要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繁殖生物学研究围绕猪的生殖生理、胚胎工程等开展深入研究,为提高猪的繁殖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科研成果:研发的多种猪疫病诊断试剂和疫苗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关于猪繁殖调控的研究成果为规模化猪场的繁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科研院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优势领域: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在猪业科技的多个领域开展全面研究。在猪遗传改良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猪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提高了种猪选育的准确性和效率。在营养与饲料研究上,开展了猪营养需要量标准修订、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发等工作。

科研成果:培育了多个优良猪种,制定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科研成果在生猪产业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优势领域:在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猪生态养殖等方面具有特色。致力于广东地方猪种的保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猪种。同时,在猪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猪-沼-果等生态养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科研成果:其研发的地方猪配套系在市场上受到广泛认可,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在广东及周边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知名企业品牌养殖企业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亮点:采用“全自养、大规模、一体化”养殖模式,实现了从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到生猪屠宰的全产业链覆盖。在智能化养殖方面投入巨大,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环控、智能饲喂等系统,实现了养殖过程的精准管理和高效运营。

市场地位:是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生猪出栏量连续多年位居前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亮点:首创“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的紧密型“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带动了大量农户参与生猪养殖。在种猪育种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拥有多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培育的种猪品质优良。同时,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在疫病防控、营养饲料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应用。

市场地位: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生猪养殖规模庞大,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饲料企业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亮点:饲料业务是其核心业务之一,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猪、禽、水产等多个领域。公司注重饲料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求,开发出了一系列高品质的饲料产品。同时,积极拓展养殖、食品等上下游产业,实现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市场地位:是国内饲料行业的领军企业,饲料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产品和服务深受广大养殖户的信赖。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亮点:以水产饲料起家,在猪饲料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致力于猪营养需求研究和饲料配方优化,其研发的猪饲料产品具有营养均衡、消化吸收率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此外,公司还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市场地位:在饲料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良好的口碑,其猪饲料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疫苗企业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亮点:是国内动物保健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猪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公司拥有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技术,生产的猪用疫苗产品质量可靠,涵盖了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多种重大疫病。

市场地位:其疫苗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不仅满足了国内生猪养殖的需求,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亮点: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在猪用疫苗领域,公司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研发的多个猪用疫苗产品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其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在市场上受到广泛好评。

市场地位:是猪用疫苗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为保障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猪业科技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养殖环节养殖技术员

岗位职责:负责猪群的日常饲养管理,包括饲料的投放、饮水管理、猪舍卫生清洁等;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协助进行猪群的配种、分娩、育雏等繁殖工作。

任职要求: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养殖实践经验,熟悉猪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

养殖场场长

岗位职责:全面负责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制定养殖场的发展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和管理养殖场的日常生产活动,确保养殖目标的实现;负责养殖场的人员管理、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

任职要求: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多年大型养殖场管理经验,熟悉养殖场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科研领域猪遗传育种研究员

岗位职责:开展猪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工作;研究猪的遗传规律和育种方法,制定育种方案;利用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猪的品种改良。

任职要求:遗传学、动物遗传育种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具有扎实的遗传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熟悉猪遗传育种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猪营养与饲料科学家

岗位职责:研究猪的营养需求和饲料消化代谢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开发新型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开展饲料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估工作。

任职要求: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具备丰富的动物营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营养分析仪器和软件。

饲料行业饲料配方师

岗位职责: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对饲料原料进行质量评估和营养成分分析,确保饲料配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跟踪饲料的使用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饲料配方。

任职要求: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饲料原料的特性和营养成分,掌握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饲料销售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饲料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开拓新客户,维护老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饲料解决方案;收集市场信息,反馈客户意见,为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市场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任职要求:畜牧兽医、动物科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销售技巧,有饲料销售经验者优先;能够适应经常出差。

疫病防控领域猪病诊断专家

岗位职责:负责对猪场的疫病进行诊断和检测,准确判断疫病类型和病因;开展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养殖场制定疫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任职要求: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具有丰富的猪病诊断经验,熟悉各种猪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疫苗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参与猪用疫苗的研发工作,包括疫苗毒株的筛选、疫苗制备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开展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试验;协助进行疫苗的生产工艺转移和质量控制。

任职要求:预防兽医学、微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熟悉疫苗研发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方法,有疫苗研发项目经验者优先;具备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智能化应用领域猪场智能化系统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猪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包括环境控制系统、自动饲喂系统、智能巡检系统等;对智能化系统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为养殖场工作人员提供智能化系统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支持。

任职要求: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猪场智能化系统的相关技术和设备,有相关项目实施经验者优先;具备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猪业大数据分析师

岗位职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猪场的生产数据、疫病数据、市场数据等,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价值;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为猪场的生产管理、疫病防控、市场营销等提供决策支持;撰写数据分析报告,向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汇报分析结果。

任职要求: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如 SQL、Python、R 等;具备较强的数据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