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23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6-22 ~ 2025-06-22
举办场地:武汉东湖光谷希尔顿欢朋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冷劲松 周又和
会议介绍

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举办的复合材料盛会,目前国内历史最悠久、最具传承性的复合材料行业盛会。会议旨在通过搭建复合材料领域沟通平台,交流复合材料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推动我国复合材料领域的学科繁荣、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2届。第23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简称NCCM-23)将于2025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武汉召开。

会议主题

复合材料:数智驱动创新

会议主席

名誉主席:杜善义

大会主席:冷劲松、周又和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当前研究聚焦于提高碳纤维的性能和降低成本,例如开发新型的碳纤维制备工艺,优化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在防弹、防护、航空航天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研究人员致力于改善芳纶纤维的表面性能,增强其与基体的粘结力,拓展其应用范围。

纳米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导电性,将其添加到复合材料中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目前的研究重点包括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分散技术、界面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

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如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开发新型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生物基复合材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基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热点。这类材料以天然生物质为原料,如植物纤维、淀粉、木质素等,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优化以及在包装、建筑、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发表:国内科研人员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涵盖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表征、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这些论文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复合材料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也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专利申请与授权:近年来,我国复合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涉及新型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复合材料应用产品等多个方面。专利的授权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在复合材料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认可。

科研奖项获得:国内科研团队在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项。这些奖项的获得是对科研人员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激励着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复合材料研究。

产业应用

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飞机的机翼、机身、尾翼等部件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减轻了飞机重量,提高了燃油效率。国内航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推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

汽车工业:为了降低汽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汽车制造商逐渐增加复合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比例。例如,汽车的车身覆盖件、内饰件、发动机罩等部件开始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内汽车企业和复合材料供应商加强合作,共同开发适合汽车工业应用的复合材料产品。

新能源领域:在风力发电领域,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风力发电机叶片,提高了叶片的强度和刚度,降低了叶片重量,提高了发电效率。在太阳能领域,复合材料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边框和支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研究平台与团队

国家级科研平台:我国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复合材料科研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些平台汇聚了国内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为复合材料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高校科研团队:国内多所高校设有复合材料相关专业和科研团队,在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企业研发机构:大型复合材料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企业研发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原材料依赖进口:我国在高性能纤维等复合材料原材料方面仍依赖进口,如高端碳纤维、芳纶纤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制备工艺有待提高:虽然我国在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复合材料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这给复合材料产品的进出口和国际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全国复合材料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交通运输领域

汽车制造

车身结构: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制造汽车车身覆盖件、车架等部件,可显著减轻车身重量,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例如,宝马i3车型大量采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车身,相比传统钢材车身,重量减轻了约250 - 300公斤。

内饰件: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内饰板、座椅骨架等,不仅重量轻,还能实现复杂造型设计,提升车内美观度和舒适性。

轨道交通

列车车体: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列车车体,可降低列车自重,提高运行速度和能源利用效率。例如,一些高速列车的车头和部分车厢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

轨道部件:复合材料也可用于制造轨道扣件、轨枕等部件,具有耐腐蚀、耐磨损等优点,可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船舶制造

船体结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可用于制造小型船舶、游艇的船体,减轻船体重量,提高航行速度和燃油经济性。

甲板和舱室:复合材料还可用于制造甲板、舱室壁板等部件,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提升船舶的舒适性。

能源领域

风力发电

叶片:风力发电机叶片是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量的特点,能够满足叶片对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同时减轻叶片重量,提高发电效率。目前,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普遍采用复合材料制造。

机舱罩:复合材料也可用于制造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罩,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可保护机舱内的设备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太阳能

边框和支架:太阳能电池板的边框和支架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能够承受恶劣的气候条件,保证太阳能电池板的稳定运行。

储能领域

电池外壳:在电池储能系统中,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电池外壳,提供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保护,同时减轻电池系统的重量。

建筑领域

建筑结构

增强混凝土: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加入混凝土中,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裂性能和耐久性,用于制造桥梁、高层建筑等结构构件。

建筑板材:复合材料板材如玻璃钢夹芯板、铝塑复合板等,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隔热、隔音等优点,可用于建筑外墙、屋顶、隔断等部位。

装饰装修

装饰线条:复合材料可制成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装饰线条,用于室内外装饰,具有美观、耐用、易安装等特点。

卫生洁具:一些卫生洁具如浴缸、洗手盆等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具有光滑的表面、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菌性能。

电子信息领域

电子封装

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电子封装材料,如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够保护电子元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

印刷电路板

高性能复合材料可作为印刷电路板的基板材料,具有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等特点,能够满足高速、高频电子设备的需求。

显示器件

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中,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背光模组、偏光片等部件,提高显示效果和可靠性。

体育休闲领域

高尔夫球杆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低密度的特点,是制造高尔夫球杆的理想材料。使用复合材料制造的高尔夫球杆能够提高击球距离和准确性。

网球拍

网球拍也广泛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减轻了球拍重量,提高了球拍的操控性和弹性,使球员能够更好地发挥技术水平。

自行车

碳纤维自行车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吸震性好等优点,受到专业自行车运动员和骑行爱好者的青睐。此外,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常用于制造自行车的轮圈、把立等部件。

医疗健康领域

医疗器械

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人工关节、骨板、骨钉等医疗器械,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能够与人体组织良好结合,促进骨骼愈合。

例如,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常用于制造脊柱融合器、颅骨修补板等植入物。

康复辅具

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假肢、矫形器等康复辅具,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可定制等特点,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航空航天领域

飞机结构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飞机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飞机的机翼、机身、尾翼等部件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减轻了飞机重量,提高了燃油效率和飞行性能。例如,波音787梦想客机和空客A350XWB飞机的复合材料使用比例均超过了50%。

卫星和火箭

复合材料也用于制造卫星的结构件、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以及火箭的整流罩、发动机壳体等部件,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轻量化、高强度和耐高温的要求。

国防军工领域

武器装备

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坦克、装甲车等武器装备的车体、炮塔等部件,减轻装备重量,提高机动性和防护性能。

例如,一些先进的坦克采用了复合材料装甲,能够有效抵御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攻击。

军事通信和电子设备

在军事通信和电子设备中,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天线罩、机箱等部件,提供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机械保护。

全国复合材料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高校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研究方向:在先进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界面科学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例如,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优化纤维表面处理和基体配方,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聚焦于航空航天用复合材料,如耐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在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损伤检测与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科研成果: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参与了多个重大型号的复合材料研发工作,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以纤维材料增强复合材料为特色,在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芳纶纤维)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同时,在生物基复合材料领域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培养了大量复合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其研究成果在纺织、汽车、建筑等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方向:涵盖了复合材料的多个领域,包括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注重产学研结合,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科研成果: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在新能源、海洋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研究方向:专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用复合材料的研发,如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叶片、树脂基复合材料燃烧室内衬等。在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抗氧化、抗烧蚀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科研成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其研发的复合材料在多个型号的航空发动机上得到了应用。

知名企业品牌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专注于碳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T700级、T800级、T1000级等高性能碳纤维。其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休闲、汽车等领域。

市场地位:是国内碳纤维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打破了国外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技术垄断,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光威复材

产品特点:主要产品包括碳纤维及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等。在碳纤维的产业化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其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市场地位:是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知名企业,在风电叶片、压力容器、体育用品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领域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是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专业制造商之一,产品种类丰富,包括无碱玻璃纤维纱、电子布、短切原丝等。其玻璃纤维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绝缘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环保等领域。

市场地位: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专注于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粗纱、细纱、短切纤维、织物等。在风电叶片用玻璃纤维、热塑性玻璃纤维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市场地位:是国内玻璃纤维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复合材料制品领域

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依托光威复材的碳纤维材料优势,生产各类碳纤维复合材料户外装备,如钓竿、高尔夫球杆、自行车等。其产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性能优异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市场地位:在户外运动装备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是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主要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碳纤维、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等。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定制化的复合材料解决方案。

市场地位:是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全产业链企业之一,在高端复合材料制品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全国复合材料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研发类岗位

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工作,包括材料配方设计、制备工艺开发、性能测试与优化等。例如,开发一种具有更高强度和更好耐热性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

任职要求:通常要求具备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熟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测试方法,有较强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工艺工程师

岗位职责:制定和优化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比如,改进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成型工艺,减少产品的缺陷率和生产周期。

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材料、化工等相关专业,有复合材料生产或工艺开发经验者优先,熟悉常见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如手糊成型、模压成型、拉挤成型等)。

界面工程师

岗位职责:研究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通过界面改性技术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例如,采用化学处理或物理涂层的方法改善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任职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材料科学、化学等相关专业,熟悉界面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有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

生产制造类岗位

生产技术员

岗位职责:按照生产工艺要求,操作生产设备进行复合材料的生产,监控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比如,操作模压机生产汽车用复合材料零部件。

任职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材料、机械等相关专业,有复合材料生产经验者优先,能吃苦耐劳,适应倒班工作。

设备维护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复合材料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对热压罐、缠绕机等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故障排除。

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机械、电气等相关专业,熟悉复合材料生产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设备维护和管理经验者优先。

质量工程师

岗位职责:建立和维护复合材料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处理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比如,制定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质量检验标准,对产品的外观、尺寸、力学性能等进行检测。

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材料、质量管理等相关专业,熟悉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复合材料质量检验和管理经验者优先。

检测分析类岗位

材料检测工程师

岗位职责:运用各种检测设备和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例如,使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

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熟悉常见的材料检测设备和方法,有相关检测工作经验者优先。

失效分析工程师

岗位职责:对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效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比如,分析飞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的断裂原因,为产品的改进提供依据。

任职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材料科学、力学等相关专业,熟悉失效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销售与市场类岗位

销售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复合材料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与客户进行沟通和洽谈,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向汽车制造商推销公司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

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材料、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有复合材料销售经验者优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销售技巧。

市场专员

岗位职责:开展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和计划,组织参加行业展会和活动。比如,收集国内外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信息,为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位提供参考。

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市场营销、材料等相关专业,有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和文案撰写能力,熟悉市场推广的常用方法和渠道。

应用开发类岗位

应用工程师

岗位职责: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展复合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例如,为风电行业开发适合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复合材料。

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材料、机械等相关专业,有复合材料应用开发经验者优先,熟悉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产品经理

岗位职责:负责复合材料产品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制定产品发展战略和市场推广策略,协调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的工作。比如,推出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复合材料产品,并负责其市场推广和销售。

任职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材料、管理等相关专业,有复合材料产品管理经验者优先,具备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