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前沿技术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7-11 ~ 2025-07-13
举办场地:洲至奢选海口亚特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新能源发电设备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为促进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电及储能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加强同行间的学术成果和技术交流,推动产、学、研、用合作,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新能源发电设备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储能系统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定于2025年7月11-13日在海南省海口市联合召开2025年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前沿技术研讨会。诚挚邀请学术界和企业界各位同仁与会,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会议内容

1.邀请行业专家做主题报告;

2.举行分论坛报告与技术交流;

3.组织参观金盘海口甲子35kV/50MW高压直挂储能及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4.召开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并进行工作交流讨论。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前沿技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前沿技术研究现状

一、新能源发电前沿技术1.太阳能发电

高效光伏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为研究热点,其理论效率可达33%以上,远高于传统硅基电池。目前,单结钙钛矿电池的实验室效率已突破26%,且成本低、可柔性制备。

叠层电池技术: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实验室效率已超过33%,商业化进程加速。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将光伏组件集成到建筑材料中,实现建筑自发电,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

2.风能发电

大型化与智能化:海上风机单机容量突破15MW,叶片长度超过120米,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提高发电效率。

漂浮式海上风电:适用于深水区域,技术逐渐成熟,欧洲多个项目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低风速风机技术:通过优化叶片设计和控制策略,提高低风速区域的发电效率。

3.其他新能源发电技术

氢能发电:通过电解水制氢,再通过燃料电池发电,实现零碳排放。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效率可达60%以上。

地热能发电: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技术通过人工干预提高地热资源利用率,适用于非传统地热区。

海洋能发电:潮汐能、波浪能和温差能技术逐步成熟,小规模示范项目已投入运行。

二、储能前沿技术1.电化学储能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成为下一代技术方向,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以上,安全性显著提高。

钠离子电池:资源丰富、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储能,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

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安全性高、寿命长,适用于大规模储能,已有多项百兆瓦级项目落地。

2.物理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CAES):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效率可达70%以上,适用于大规模储能。

飞轮储能:响应速度快、寿命长,适用于短时高频储能场景,如电网调频。

重力储能:利用重力势能储能,技术简单、寿命长,已有多个示范项目。

3.热储能

熔盐储能:适用于光热发电和工业余热回收,效率高、成本低,已有多个百兆瓦级项目。

相变储能:利用材料相变过程储能,适用于建筑节能和分布式能源系统。

4.氢储能

电解水制氢与燃料电池:将多余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再通过燃料电池发电,实现跨季节储能。

氢能综合利用:氢能可用于交通、工业和建筑领域,推动能源系统脱碳。

三、技术融合与系统优化

多能互补系统:将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结合,构建风光储一体化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与微电网: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新能源发电与储能的优化调度。

虚拟电厂(VPP):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参与电网调度,提高系统灵活性。

四、挑战与未来方向

成本与经济性:尽管技术进步显著,但部分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氢储能)成本仍较高,需进一步降低成本。

安全性与可靠性:电化学储能的安全性问题(如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仍需解决。

政策与市场机制:需完善储能市场机制,推动技术商业化应用。

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推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系统的开发。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前沿技术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电力行业

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

应用场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可平滑输出功率,提升电网稳定性。

案例:青海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通过配置储能系统,将弃风弃光率从30%降至5%以下。

调峰调频与辅助服务

应用场景: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快速响应技术可参与电网调频,缓解火电机组调频压力。

案例:江苏电网调频项目中,飞轮储能系统响应时间小于10毫秒,调频精度提升40%。

微电网与离网供电

应用场景:在偏远地区或海岛,风光储一体化微电网可实现独立供电,降低对柴油发电的依赖。

案例:马尔代夫某海岛采用光伏+储能系统,供电成本降低60%,碳排放减少90%。

二、交通运输行业

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

应用场景: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高能量密度技术可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V2G(车辆到电网)技术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

案例:宁德时代发布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达255Wh/kg,支持电动汽车续航超1000公里。

氢燃料电池汽车

应用场景:氢储能技术(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适用于重卡、公交等长途运输场景,实现零排放。

案例:丰田Mirai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达650公里,加氢时间仅需3分钟。

船舶与航空领域

应用场景:氢能、氨能等新型燃料技术可推动船舶和航空业脱碳。

案例:全球首艘氢动力渡轮“Hydroville”已在比利时投入运营。

三、工业领域

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

应用场景:熔盐储能、相变储能等技术可回收工业余热,用于供暖或发电。

案例:甘肃金昌某冶炼厂采用熔盐储能系统,余热回收效率提升30%,年节约标煤2万吨。

数据中心与5G基站

应用场景:储能系统可作为备用电源,保障数据中心和基站稳定运行,同时参与电网调峰。

案例:华为智能锂电储能系统在数据中心应用,可降低电费支出15%以上。

绿色化工与材料制造

应用场景:绿氢(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可替代灰氢(化石燃料制氢),用于合成氨、甲醇等化工产品。

案例:宝丰能源全球最大绿氢项目年产能达3亿标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万吨。

四、建筑领域

零碳建筑与分布式能源

应用场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储能系统可实现建筑自发电,降低对电网依赖。

案例:特斯拉Solar Roof光伏瓦片与Powerwall储能系统结合,使家庭用电自给率达80%。

区域能源系统

应用场景: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与储能技术结合,实现区域供冷供热。

案例:雄安新区某社区采用地源热泵+储能系统,供热效率提升40%,碳排放减少50%。

五、农业与农村能源

农业光伏与渔光互补

应用场景:光伏板下种植喜阴作物或发展渔业,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

案例:山东寿光“光伏+蔬菜大棚”项目,每亩年增收1.2万元,发电收益超3万元。

农村微电网与电气化

应用场景:风光储一体化微电网可解决农村用电难题,推动炊事、取暖电气化。

案例:青海玉树某牧区采用风光储系统,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牧民生活成本降低40%。

六、应急与国防领域

应急电源与灾害救援

应用场景:便携式储能设备(如移动电源车)可为灾区提供临时供电。

案例:2021年河南暴雨灾害中,储能电源车为医院、通信基站提供72小时不间断供电。

国防与边防供电

应用场景: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可为边防哨所、雷达站等提供稳定供电。

案例:西藏某边防哨所采用光伏+储能系统,年发电量达10万度,彻底告别柴油发电。

七、未来新兴领域

虚拟电厂与能源互联网

应用场景:聚合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案例:国网上海虚拟电厂项目聚合了5000余户分布式资源,最大调节能力达30万千瓦。

氢能全产业链应用

应用场景:氢能可用于储能、交通、工业、建筑等多个领域,构建“氢能社会”。

案例:日本福岛氢能研究基地通过光伏制氢,年产能达900吨,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和发电。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前沿技术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知名研究机构1. 国际顶尖研究机构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

领域:光伏、风能、储能、氢能

成果:钙钛矿电池效率突破33%、固态电池材料研发、氢能制储运全链条技术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SE)

领域:光伏、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氢能

成果:高效异质结电池技术、零碳建筑能源系统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

领域:固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氢能

成果:全固态电池原型(能量密度500Wh/kg)、氢能燃料电池寿命突破2万小时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

领域:能源系统集成、储能政策

成果:欧洲能源互联网模型、储能技术经济性评估

2. 国内核心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领域:超导储能、新能源并网

成果: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风光储联合运行控制技术

清华大学电机系

领域:电力系统优化、储能安全

成果:虚拟电厂调度算法、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技术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领域:电网储能、氢能应用

成果:百兆瓦级储能电站标准、氢能发电并网技术规范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

领域:钙钛矿电池、光伏材料

成果: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效率24.5%、钙钛矿-硅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33.9%

二、企业品牌与核心技术1. 新能源发电企业

隆基绿能(LONGi)

领域:光伏组件、氢能

技术:单晶硅电池效率26.81%、绿氢制备成本降至20元/kg

阳光电源(Sungrow)

领域: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

技术:1+X模块化储能系统、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金风科技(Goldwind)

领域: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16MW海上风机、漂浮式风电技术

First Solar(美国)

领域:碲化镉薄膜光伏

技术:组件效率19.7%、低衰减率(0.2%/年)

2. 储能技术企业

宁德时代(CATL)

领域: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

技术:麒麟电池(能量密度255Wh/kg)、钠离子电池量产

比亚迪(BYD)

领域:动力电池、储能电站

技术:刀片电池、电网级储能系统(Blade Battery Grid)

特斯拉(Tesla)

领域:锂离子电池、Powerwall储能

技术:4680圆柱电池、Megapack储能系统(3MWh)

Fluence(美国)

领域:电网级储能系统

技术:第六代储能平台(4小时储能,效率90%)

大连融科(Rongke Power)

领域:全钒液流电池

技术:百兆瓦级储能电站、循环寿命超2万次

3. 氢能技术企业

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

领域:氢燃料电池、加氢站

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效率60%)、绿氢电解槽

国氢科技(国家电投)

领域:氢燃料电池、PEM制氢

技术:“氢腾”燃料电池系统、兆瓦级PEM电解槽

丰田汽车(Toyota)

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

技术:Mirai燃料电池(续航650km)、固态储氢技术

4. 综合能源企业

西门子能源(Siemens Energy)

领域:风光储氢一体化、电网技术

技术:Silyzer 300 PEM电解槽、氢能燃气轮机

通用电气(GE)

领域:海上风电、混合能源系统

技术:Haliade-X 14MW风机、风光储联合调度平台

国家电网

领域:特高压输电、储能并网

技术:张北柔直工程(风光储输一体化)、虚拟电厂示范项目

三、技术领域与代表主体对照

技术方向 国际代表 国内代表
光伏 First Solar、NREL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
风能 Vestas、GE 金风科技、远景能源
锂离子电池 特斯拉、LG新能源 宁德时代、比亚迪
液流电池 Sumitomo Electric、Invinity 大连融科、上海电气
氢能 Plug Power、Bloom Energy 国氢科技、亿华通
压缩空气储能 Hydrostor、Storelectric 中储国能、中国能建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前沿技术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岗位类型与核心职责1. 研发技术类

岗位示例

电池材料工程师(锂离子/固态/钠离子电池)

负责新型电极材料、电解液配方开发,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

案例:宁德时代招聘“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工程师”,要求掌握硫化物/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制备技术。

光伏系统工程师

优化光伏组件设计、电站布局及智能运维系统。

案例:隆基绿能招聘“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工程师”,目标效率突破35%。

氢能技术研究员(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

开发PEM电解槽、SOFC燃料电池等核心设备。

储能系统集成工程师

设计风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优化BMS(电池管理系统)与EMS(能量管理系统)。

核心技能:材料科学、电化学、热力学、仿真建模(COMSOL/ANSYS)、编程(Python/MATLAB)。

2. 工程设计与项目管理类

岗位示例

风电/光伏项目工程师

负责新能源电站选址、设备选型、施工管理。

案例:金风科技招聘“海上风电项目经理”,要求熟悉IEC 61400标准及潮间带施工经验。

储能电站工程师

规划储能系统容量、接入电网方案及安全标准。

氢能项目工程师

设计加氢站网络、绿氢生产-储运-应用全链条方案。

核心技能:电力系统分析、AutoCAD/PVsyst软件、项目管理(PMP)、成本控制。

3. 生产制造与质量控制类

岗位示例

电池工艺工程师

优化电池生产流程(涂布/卷绕/化成),提升良品率。

案例:比亚迪招聘“刀片电池工艺工程师”,要求解决极片断裂、电解液浸润不均等问题。

光伏设备工程师

维护PERC/HJT/TOPCon产线设备,降低非计划停机时间。

质量检测工程师

制定储能系统测试标准(如UL9540A),执行可靠性验证。

核心技能:精益生产、六西格玛、SPC统计过程控制、设备自动化(PLC)。

4. 市场与政策研究类

岗位示例

行业分析师

跟踪全球新能源政策(如美国IRA法案、欧盟碳关税),预测市场趋势。

案例: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招聘“储能市场分析师”,要求量化分析储能成本下降曲线。

政策研究员

参与制定地方新能源补贴、并网标准。

投资经理

评估新能源项目财务模型(IRR/LCOE),对接资本方。

核心技能:数据挖掘(Tableau/Power BI)、政策解读、财务建模、行业资源整合。

5. 智能运维与数字化类

岗位示例

AI算法工程师

开发光伏电站故障诊断模型(基于无人机巡检图像识别)。

案例:阳光电源招聘“储能系统AI算法工程师”,要求实现电池SOC估算误差<3%。

物联网工程师

部署储能电站传感器网络,实现远程监控。

数字孪生工程师

构建风电场/储能系统虚拟模型,优化运维策略。

核心技能:机器学习(TensorFlow/PyTorch)、物联网协议(MQTT/LoRa)、云计算(AWS/Azure)。

二、行业分布与典型企业

行业 典型企业 招聘重点
电池储能 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 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BMS开发
光伏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First Solar 钙钛矿电池、HJT技术、BIPV解决方案
风能 金风科技、维斯塔斯、GE 15MW+海上风机、漂浮式风电、数字化运维
氢能 普拉格能源、国氢科技、丰田 PEM电解槽、燃料电池重卡、加氢站网络
电网与微网 国家电网、西门子能源、Fluence 虚拟电厂、储能并网标准、能量管理系统

三、技能与经验要求

学历背景

研发类岗位普遍要求硕士/博士学历(材料、化学、电气工程等专业)。

工程类岗位本科即可,但需具备3年以上项目经验。

技术能力

硬件:熟悉电池测试设备(Maccor/Arbin)、光伏组件IV测试仪。

软件:掌握MATLAB/Simulink、PSCAD电力系统仿真、LabVIEW数据采集。

软技能

跨学科协作(如电池工程师需与热管理团队对接)。

快速学习能力(如跟踪固态电池最新论文进展)。

四、薪资水平与职业发展

应届生薪资

985/211硕士:研发岗25-40万/年,工程岗18-30万/年。

海外博士:起薪50万+(如特斯拉中国研究院)。

职业发展路径

技术路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首席科学家(如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专家)。

管理路线:项目经理→部门总监→事业部总经理(如金风科技区域总经理)。

五、未来趋势与建议

技术热点

储能:长时储能(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梯次利用电池回收。

氢能:绿氨合成、SOFC分布式发电。

数字化:AI驱动的能源预测、区块链电力交易。

求职建议

应届生:优先参与企业联合培养项目(如宁德时代“时代新星”计划)。

转行者:通过考取注册电气工程师、PMP证书提升竞争力。

创业者:关注细分领域(如工商业储能EMS、户用光伏运维平台)。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