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8-06 ~ 2025-08-08
举办场地:绍兴饭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谭建荣
会议介绍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即将于2025年8月6日-8日在浙江绍兴举办的“2025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绍兴文理学院、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绍兴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以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为主,重点讨论国内外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新进展、新发现和新问题。

绍兴的八月,正是“菱歌深处柳烟轻,鉴水荷风动晚晴”的美好时节。我们诚挚欢迎从事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与投稿并莅临会场,共同交流与探讨。

大会荣誉主席:朱位秋

大会主席:谭建荣

大会执行主席:洪 军、朱泽飞

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丁 汉

副主任委员:王国彪

委员(按姓氏拼音顺序):

杜朝辉、方润生、房丰洲、傅建中、洪 军、黄传真、黄明欣、蒋文春、康仁科、雷 毅、李迎光、刘 强(广工大)、刘检华、刘婷婷、刘战强、刘志峰、罗 皓、马永胜、彭林法、孙林夫、孙玉文、谭大鹏、陶 飞、王立平、王西彬、徐九华、闫永达、袁 伟、张 俊、张开富、章亮炽、赵 杰、朱明亮、朱泽飞

主旨报告人

朱位秋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大学

谭建荣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学

丁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

章亮炽教授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程玉峰教授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研究现状

一、技术发展现状

高端装备技术突破

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制造: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纳米级加工技术等已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突破传统加工极限。

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柔性抓取技术、人机协作安全控制等成熟度提升,推动汽车、电子等行业自动化升级。

增材制造(3D打印):金属3D打印技术(如SLM、EBM)在复杂结构件制造中实现规模化应用,缩短研发周期。

极端环境装备:深海探测、核能装备、高温高压设备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支撑国家战略需求。

智能制造技术融合

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通过设备联网、数据采集与建模,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典型案例包括西门子MindSphere、海尔COSMOPlat。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I算法应用于质量检测、预测性维护、生产调度等领域,提升决策效率(如GE的Predix平台)。

5G与边缘计算:低时延、高可靠通信技术支撑远程操控、AGV协同等场景,推动“黑灯工厂”建设。

绿色制造技术:节能减排工艺、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研究热点,如低碳冶金、废旧装备再制造。

二、行业应用现状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加工、发动机叶片精密铸造、卫星总装测试等环节实现智能化升级。

汽车制造: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通过一体化压铸、柔性生产线提升效率,智能驾驶系统研发加速。

能源装备:风电、光伏设备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核电装备国产化率超90%。

生物医药:高端医疗设备(如CT、MRI)国产化率提升,3D打印植入物、智能手术机器人进入临床。

半导体:光刻机、刻蚀机等核心设备研发加速,国产14nm芯片量产突破。

三、政策支持与区域布局

国家战略引导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和“智能制造发展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超智能社会5.0”等政策推动全球竞争。

区域集群效应

中国形成长三角(上海、苏州)、珠三角(深圳、东莞)、环渤海(北京、天津)三大高端装备产业带。

德国巴伐利亚州、美国硅谷、日本东京湾区成为全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四、核心挑战

技术壁垒

高端装备核心部件(如芯片、轴承、液压件)仍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难度大,跨学科人才短缺。

标准与安全

工业互联网安全、数据隐私保护、设备互联互通标准尚未统一。

成本与回报

智能化改造初期投入高,中小企业转型动力不足。

五、未来趋势

技术深度融合

AI+机器人+5G形成“智能体”,推动无人工厂、黑灯车间普及。

量子计算、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可能颠覆传统制造模式。

服务化转型

装备企业从“卖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如远程运维、预测性服务。

全球化与本地化并存

高端装备供应链区域化重组,中国需加强本土产业链韧性。

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技术(如氢能装备、碳捕集)成为研发重点,助力“双碳”目标。

典型案例

中国:中船集团建造全球首艘智能LNG船,华为助力三一重工打造“灯塔工厂”。

国际:波音公司采用数字孪生技术缩短飞机研发周期,ASML光刻机垄断全球高端芯片制造。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航空航天

应用场景: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件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铸造、卫星总装测试线自动化。

技术支撑: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激光焊接、数字孪生仿真、AI质量检测。

案例: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采用全数字化装配线,生产效率提升30%。

新能源装备

应用场景:风电齿轮箱智能生产线、光伏电池片AI分选、氢能电解槽自动化组装。

技术支撑: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视觉检测、预测性维护。

案例:金风科技通过智能工厂将风电设备交付周期缩短40%。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应用场景:光刻机、刻蚀机等核心设备研发,晶圆厂自动化物流。

技术支撑:超精密加工、真空技术、洁净室机器人。

案例:中芯国际14nm芯片生产线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设备

应用场景:3D打印植入物个性化制造、智能手术机器人、CT/MRI设备国产化。

技术支撑:增材制造、力反馈控制、多模态影像融合。

案例:天智航“天玑”骨科机器人完成超2万例手术。

二、传统产业升级

汽车制造

应用场景:一体化压铸车身、柔性生产线切换、自动驾驶系统测试。

技术支撑:5G+AGV协同、数字孪生工艺优化、AI缺陷识别。

案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现90%生产线自动化,Model 3下线周期缩短至45秒。

能源与电力

应用场景:智能电网设备检测、核电装备远程运维、水电站数字化改造。

技术支撑:无人机巡检、边缘计算、AR辅助维修。

案例:国家电网应用AI巡检机器人,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8%。

轨道交通

应用场景:高铁车轮在线监测、盾构机自主掘进、列车智能调度。

技术支撑:传感器网络、大数据分析、自主路径规划。

案例:中铁装备“彩虹号”盾构机实现地下空间自主掘进。

船舶与海洋工程

应用场景:智能LNG船建造、深海探测装备研发、港口自动化装卸。

技术支撑:激光焊接、水下机器人、数字孪生港口。

案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建成全球首座智能船厂,人员减少30%。

三、民生与服务业

智慧农业

应用场景:农业机器人采摘、无人机植保、智能温室环境控制。

技术支撑:机器视觉、多传感器融合、自主导航。

案例: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累计作业面积超10亿亩次。

智慧物流

应用场景:自动化仓储(AS/RS)、无人配送车、智能分拣系统。

技术支撑:SLAM导航、多机调度、RFID追踪。

案例: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日处理订单量超130万单。

消费电子

应用场景:手机柔性生产线、VR/AR设备组装、智能穿戴设备检测。

技术支撑:微纳加工、视觉引导、柔性夹具。

案例:富士康“熄灯工厂”实现手机主板全自动化生产。

四、跨行业融合领域

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场景:设备联网、数据中台、产业协同制造。

技术支撑:云计算、区块链、低代码开发。

案例:海尔COSMOPlat连接全球15万家企业,定制化订单占比达72%。

增材制造服务

应用场景:航空零部件快速原型、医疗植入物定制、建筑3D打印。

技术支撑:金属/高分子3D打印、拓扑优化设计。

案例:铂力特金属3D打印服务覆盖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

再制造与循环经济

应用场景:废旧装备拆解、零部件修复、材料回收利用。

技术支撑:无损检测、激光熔覆、逆向工程。

案例:中国重汽发动机再制造项目减少碳排放85%。

五、未来前沿领域

量子制造

潜力方向:量子传感器、量子计算优化工艺参数、超精密量子加工。

案例:德国PTB研究所利用量子干涉仪实现纳米级位移测量。

生物融合制造

潜力方向:组织工程支架3D打印、生物墨水开发、活体细胞操控。

案例:Organovo公司3D打印人体肝脏组织用于药物测试。

太空制造

潜力方向:月球基地3D打印、微重力环境材料合成、卫星在轨维修。

案例:NASA计划2030年前建立月球原位资源利用(ISRU)示范工厂。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与企业1. 研究机构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

定位:全球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专注产学研协同创新。

核心领域:工业4.0、增材制造、智能传感器、机器人技术。

成果:主导制定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RAMI 4.0),开发出全球首款工业级金属3D打印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

定位: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发源地之一。

核心领域:数字孪生、柔性电子、自主系统。

成果:创立“数字制造与设计创新中心(DMDII)”,推动AI在制造中的落地应用。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

定位:日本国家级智能制造研发枢纽。

核心领域:超精密加工、人机协作、绿色制造。

成果:开发出纳米级精度机床,助力日本半导体设备全球垄断。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

定位:高端装备与机器人技术高地。

核心领域:医疗机器人、微纳制造、四足机器人。

成果:Anybotics四足机器人应用于核电站巡检,精度达毫米级。

2. 企业品牌

西门子(Siemens)

定位:全球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领军者。

核心产品:MindSphere工业互联网平台、NX数字化双胞胎软件、Sinumerik数控系统。

案例:为宝马集团打造“黑灯工厂”,实现混流生产零切换时间。

通用电气(GE)

定位:工业互联网(Predix平台)开创者。

核心领域:航空发动机预测性维护、能源装备智能化。

成果:通过Predix平台为全球50+国家提供设备健康管理服务。

发那科(FANUC)

定位:全球工业机器人“隐形冠军”。

核心产品:协作机器人CR系列、智能工厂解决方案FIELD system。

数据:全球每4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1台来自FANUC。

ASML

定位:光刻机绝对垄断者。

核心产品:EUV极紫外光刻机,支撑7nm以下芯片制造。

技术壁垒:光源系统、双工作台、浸没式光刻等专利布局。

特斯拉(Tesla)

定位:智能制造与能源装备融合标杆。

核心创新:一体化压铸车身、4680电池生产线、Giga Press超大型压铸机。

效率:上海工厂Model 3下线周期缩短至45秒,全球最快。

二、中国知名研究机构与企业1.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定位:中国机器人技术发源地。

核心领域:水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医疗机器人。

成果:“海斗一号”万米深海探测机器人打破世界纪录。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定位:智能制造理论与方法研究高地。

核心方向:数字孪生、增材制造工艺优化、智能装配系统。

合作:与华为共建“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攻关工业软件国产化。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定位:高端装备材料研发中心。

核心领域:航空发动机叶片热障涂层、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

突破:开发出耐1600℃高温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实验中心

定位: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制定主体。

核心任务:牵头编制《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

2. 企业品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工业互联网与5G+智能制造领导者。

核心产品:FusionPlant平台、5G AGV调度系统、昇腾AI芯片。

案例:助力三一重工打造“灯塔工厂”,人均产值提升145%。

中船集团(CSSC)

定位:海洋装备智能制造标杆。

核心产品:智能LNG船、大型邮轮、深海探测装备。

突破:全球首艘智能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玫瑰轮”实现自主航行。

徐工机械

定位: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典范。

核心创新: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XCA2600)。

数据:通过智能工厂改造,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90%。

大疆创新(DJI)

定位:智能装备民用化先锋。

核心产品:农业无人机T50、行业无人机M300 RTK、机器人教育套件。

市场:农业无人机全球市占率超70%,覆盖100+国家。

铂力特(BLT)

定位: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龙头。

核心产品:SLM激光选区熔化设备、钛合金航空零部件。

合作:为空客、中国航发提供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三、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技术融合加速

国际企业(如西门子、GE)通过“硬件+软件+服务”模式构建生态壁垒;

中国企业(如华为、徐工)依托5G、AI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区域集群效应

德国巴伐利亚州(西门子、宝马)、美国硅谷(特斯拉、ASML)、中国长三角(上海交大、中船集团)形成产业高地。

政策驱动明显

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中国“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推动全球竞争。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核心技术方向与对应岗位1. 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

机械设计工程师

职责:高端装备(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的结构设计、动力学仿真、轻量化优化。

技能:SolidWorks/UG建模、ANSYS有限元分析、材料力学知识。

需求企业:发那科、新松机器人、徐工机械。

精密加工工程师

职责:超精密零部件(如航空发动机叶片、半导体光刻机镜头)的加工工艺开发。

技能:五轴联动编程、超精密磨削/抛光、误差补偿技术。

需求企业:ASML、中国航发、铂力特。

增材制造工程师

职责:金属/高分子3D打印工艺设计、拓扑优化、后处理工艺开发。

技能:Magics/Netfabb切片软件、激光功率控制、热应力分析。

需求企业:GE Additive、铂力特、西门子医疗。

2.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工业软件工程师

细分方向

MES/MOM开发:制造执行系统定制化开发(如华为FusionPlant平台)。

数字孪生工程师:基于Unity/Unreal构建设备虚拟模型,实现实时映射与预测。

工业AI算法工程师:缺陷检测、预测性维护(如振动信号分析、LSTM时序预测)。

技能:Python/C++、TensorFlow/PyTorch、OPC UA协议。

需求企业:西门子、华为、中望软件。

自动化控制工程师

职责:PLC/DCS系统编程、机器人路径规划、多机协同调度。

技能:Codesys、EtherCAT总线、ROS机器人操作系统。

需求企业:ABB、库卡、和利时。

工业网络工程师

职责:5G专网部署、TSN时间敏感网络配置、工业数据安全防护。

技能:SDN软件定义网络、IPv6协议栈、加密算法。

需求企业:华为、中兴、施耐德电气。

3. 高端装备运维与服务

预测性维护工程师

职责:通过传感器数据(振动、温度)分析设备健康状态,制定维修策略。

技能: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SCADA系统监控、Python数据分析。

需求企业:GE Digital、三一重工、国家电网。

远程运维工程师

职责:基于AR/VR技术实现设备远程诊断与指导维修。

技能:Unity 3D开发、Hololens应用、3D标注工具。

需求企业:微软HoloLens团队、PTC、中船集团。

再制造工程师

职责:废旧装备拆解评估、零部件激光熔覆修复、寿命延长方案设计。

技能:无损检测(NDT)、逆向工程、金属材料热处理。

需求企业:中国重汽、卡特彼勒、宝武钢铁。

二、新兴交叉领域岗位1. 工业元宇宙相关

虚拟调试工程师

职责:在数字孪生环境中模拟生产线运行,提前发现碰撞/干涉问题。

技能:NVIDIA Omniverse、西门子NX MCD、VR设备操作。

需求企业:宝马集团、博世、达索系统。

数字人运维工程师

职责:培训工业场景中的AI数字员工(如智能客服、质量检测员)。

技能:NLP对话系统、计算机视觉标注、强化学习训练。

需求企业:科大讯飞、阿里云、字节跳动工业AI团队。

2. 绿色智能制造相关

碳管理工程师

职责:计算装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优化工艺以减少能耗。

技能:LCA生命周期评估、碳足迹核算标准(ISO 14067)、能效优化算法。

需求企业:施耐德电气、西门子、中国节能环保集团。

氢能装备工程师

职责:电解槽/燃料电池堆设计、氢气泄漏检测系统开发。

技能:CFD流体仿真、质子交换膜材料、PLC安全控制。

需求企业:隆基氢能、国家电投、丰田Mirai团队。

三、行业需求与能力画像1. 行业需求分布

行业 高需求岗位 平均薪资(年薪)
航空航天 复合材料工程师、数字孪生建模师 25-40万
半导体 光刻机工艺工程师、洁净室机器人运维 30-50万
新能源装备 风电齿轮箱设计师、氢能储运工程师 18-35万
汽车制造 一体化压铸工艺师、自动驾驶测试工程师 20-40万
生物医药 3D打印植入物设计师、手术机器人算法工程师 30-60万

2. 核心能力要求

技术硬技能

编程能力(Python/C++/MATLAB)、工业软件操作(SolidWorks/UG/NX)、数据分析(SQL/Tableau)。

跨学科知识:机械+电子+计算机(如机电一体化)、材料+AI(如智能材料设计)。

软技能

系统思维:理解装备-产线-工厂的层级关系,避免局部优化。

快速学习:跟踪技术迭代(如从工业3.0到4.0的转型)。

国际化视野:熟悉IEC/ISO标准,具备跨国项目协作经验。

四、职业发展路径示例1. 技术专家路线

初级工程师(3年)→系统架构师(5年)→首席科学家(10年+)

案例:从PLC编程工程师成长为工业互联网平台首席架构师,主导制定行业标准。

2. 管理复合路线

项目经理(3年)→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监(5年)→CTO(10年+)

案例:从MES实施顾问转型为工厂数字化改造负责人,管理百人团队。

3. 创业方向

工业AI创业公司:聚焦缺陷检测、工艺优化等细分场景。

高端装备国产化:突破“卡脖子”技术(如光刻机光源、航空发动机叶片)。

五、就业渠道与资源推荐

企业官网招聘:西门子、华为、发那科等官网设有“智能制造专项招聘”。

行业展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汉诺威工业展(Hannover Messe)设人才对接区。

政府项目:参与“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可获得政策补贴与岗位推荐。

在线平台

技术社区:GitHub(开源项目)、工业4.0研究院(白皮书下载)。

招聘网站:猎聘(高端岗位)、BOSS直聘(实时沟通)、LinkedIn(外企机会)。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