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铁道设施腐蚀与防护学术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8-07 ~ 2025-08-08
举办场地:国泰安宁大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铁道设施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随着我国铁路网络规模持续扩大、运营环境日益复杂,铁道设施面临的腐蚀问题已成为影响线路安全服役、运维成本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在西部高寒、沿海盐雾、工业污染等严苛环境下,设施腐蚀导致的材料失效问题愈发突出。为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及铁路科技创新规划要求,践行“双碳”目标下绿色铁路发展理念,加速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铁路行业的集成应用,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铁道设施专业委员会、中国铁道学会材料工艺委员会,定于2025年8月7日-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联合召开“2025年铁道设施腐蚀与防护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和兰州交通大学等单位承办。

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聚焦铁路设施全生命周期腐蚀防护体系构建,探讨新材料研发、智能检测技术、环境适应性防护方案等前沿课题,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与科技成果转化,为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会议将邀请权威专家、企业代表及一线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主旨报告、专题研讨、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共谋铁路设施安全运维与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

本次会议热烈欢迎全国相关行业的单位和个人参会,共同交流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学术思想、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工程经验等,促进铁路设施技术进步。

会议主题

1. 主题

创新驱动 ·绿色防护 ·智慧赋能——构建铁路设施全生命周期安全体系。

2. 议题

大会报告议题

1)新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应用

2)腐蚀机理与防护技术革新

3) 智能检测与运维技术

4)政策标准与可持续发展

青年科学家论坛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铁道设施腐蚀与防护学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铁道设施腐蚀与防护研究现状

一、铁道设施腐蚀的主要类型与机理

大气腐蚀

机理:铁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铁锈(Fe₂O₃·nH₂O),形成疏松多孔结构,加速内部金属腐蚀。

影响因素:湿度、温度、污染物(如SO₂、Cl⁻)、盐雾等。例如,沿海地区因高盐雾环境腐蚀速率显著高于内陆。

土壤腐蚀

机理:土壤中的水分、氧气、微生物及电解质(如Cl⁻、SO₄²⁻)形成电化学腐蚀环境,导致埋地管道、轨枕基础等腐蚀。

特点:腐蚀速率受土壤电阻率、含氧量、pH值及微生物活动影响显著。

应力腐蚀与疲劳腐蚀

机理:在拉应力与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金属材料发生脆性断裂(如钢轨裂纹扩展)。

典型场景:高速列车轮轨接触区、桥梁拉索等高应力部位。

杂散电流腐蚀

机理: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产生的杂散电流通过土壤或金属结构形成回路,导致局部电解腐蚀(如地铁隧道衬砌钢筋腐蚀)。

二、铁道设施腐蚀防护技术进展

材料改进

耐候钢:通过添加Cu、P、Cr等元素形成致密氧化膜(如锈层中的α-FeOOH),显著提高大气腐蚀抗力,已广泛应用于桥梁、车辆制造。

不锈钢与复合材料:在腐蚀严重区域(如沿海轨道)采用316L不锈钢或玻璃钢增强复合材料(GFRP),但成本较高限制大规模应用。

纳米涂层:利用纳米颗粒(如SiO₂、TiO₂)改性有机涂层,提升耐磨性与防腐性能,但长期稳定性需进一步验证。

涂层与镀层技术

有机涂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涂料通过物理阻隔作用延缓腐蚀,但需定期维护。

热浸镀锌:在钢构件表面形成锌-铁合金层,利用牺牲阳极保护基体,广泛应用于接触网、支架等。

电镀与化学镀:如镍镀层、化学镀Ni-P合金,适用于精密部件防腐,但成本较高。

电化学保护

牺牲阳极法:通过连接镁、锌等活泼金属作为阳极,保护钢构件(如埋地管道)。

外加电流法:利用直流电源使被保护金属成为阴极,适用于大型结构(如桥梁、隧道)。

智能阴极保护:结合传感器与控制系统,动态调节保护电流,提高能效。

环境控制与监测

排水系统优化:减少积水对轨道基础的腐蚀风险。

腐蚀监测技术: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光纤传感、无人机巡检等手段实时评估腐蚀状态,为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三、研究现状与挑战

国际研究动态

欧洲:聚焦于耐候钢的长期性能评估(如EN 10025-5标准)及智能涂层开发。

日本:在高速铁路腐蚀防护领域领先,如新干线采用全封闭式轨道结构减少环境侵蚀。

美国:重视土壤腐蚀数据库建设(如NACE国际标准)及杂散电流抑制技术。

国内研究进展

材料研发:宝钢、鞍钢等企业成功开发高强度耐候钢(如Q355NHD),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

标准制定:发布《铁路钢桥保护涂层》(TB/T 1527)等标准,规范防腐设计。

技术创新:中科院金属所研发的“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在青藏铁路试验段表现优异,寿命延长至传统涂料的3倍。

现存挑战

多因素耦合腐蚀:实际环境中温度、湿度、应力、微生物等协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全生命周期成本:高性能防腐材料初期投资高,需平衡经济性与耐久性。

环保要求:传统铬酸盐钝化等工艺因污染问题逐步被淘汰,需开发绿色替代技术。

四、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防腐: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腐蚀预测与自主维护。

绿色材料:研发水性涂料、生物基涂层等环保型防腐产品。

多学科交叉:融合材料科学、电化学、微生物学等,揭示复杂环境下的腐蚀机理。

国际合作:共享腐蚀数据库与标准,推动全球铁道设施防腐技术协同发展。

铁道设施腐蚀与防护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交通基础设施领域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磁悬浮等)

应用场景:隧道衬砌、接触网支架、轨道扣件、车辆底盘等。

技术迁移

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如地铁直流牵引系统)可直接应用于其他地下金属结构(如综合管廊、地下停车场)。

耐候钢与防腐涂层组合方案可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成本。

公路与桥梁工程

应用场景:钢箱梁、拉索、护栏、埋地管道等。

技术迁移

铁道桥梁的电化学保护技术(如牺牲阳极法)可扩展至跨海大桥、高架桥等腐蚀高风险结构。

应力腐蚀监测技术可用于公路重载车辆频繁通过区域的桥梁健康评估。

港口与航运设施

应用场景:码头钢桩、浮标、船舶甲板、海上风电基础等。

技术迁移

铁道设施的海洋大气腐蚀防护技术(如耐候钢+有机涂层)可直接应用于港口机械。

杂散电流抑制技术可解决船舶电解腐蚀问题(如船体与海水接触区)。

二、能源与工业领域

石油天然气行业

应用场景:埋地管道、储罐、海上平台、炼化设备等。

技术迁移

铁道土壤腐蚀监测技术(如电化学探头、光纤传感)可优化油气管道腐蚀评估体系。

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可降低长输管道的维护成本。

新能源领域

应用场景:风电塔筒、光伏支架、氢能储运设备等。

技术迁移

铁道设施的耐候钢技术可提升风电塔筒在沿海地区的抗腐蚀性能。

涂层失效分析方法可用于光伏支架的长期可靠性评估。

化工与冶金行业

应用场景:反应釜、换热器、储酸罐、烟囱等。

技术迁移

铁道设施的高温腐蚀防护技术(如陶瓷涂层)可应用于化工设备耐酸碱环境。

电化学保护技术可解决冶金行业湿法冶炼中的设备腐蚀问题。

三、市政与建筑领域

城市地下空间

应用场景:综合管廊、地下停车场、人防工程等。

技术迁移

铁道隧道防腐技术(如排水系统优化、涂层修复)可提升地下空间耐久性。

杂散电流防护技术可避免地铁沿线综合管廊的电解腐蚀。

建筑钢结构

应用场景:高层建筑、体育场馆、展览中心等。

技术迁移

耐候钢与防火防腐一体化涂层技术可延长钢结构建筑寿命。

应力腐蚀监测技术可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健康管理。

给排水系统

应用场景:水管网、污水处理池、海水淡化设备等。

技术迁移

铁道埋地管道的防腐技术(如3PE涂层)可优化城市供水管网设计。

微生物腐蚀(MIC)抑制技术可用于污水处理设备防护。

四、航空航天与海洋工程领域

航空航天

应用场景:飞机起落架、火箭燃料储罐、卫星支架等。

技术迁移

铁道设施的轻量化防腐技术(如铝合金阳极氧化)可应用于航空结构件。

高温涂层技术可用于火箭发动机部件防护。

海洋工程

应用场景:深海钻井平台、海底管道、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

技术迁移

铁道海洋大气腐蚀数据库可支撑海洋工程材料选型。

智能涂层技术(如自修复涂层)可降低深海设备维护难度。

五、军事与国防领域

装备防护

应用场景:舰艇、坦克、装甲车、导弹发射架等。

技术迁移

铁道设施的隐身防腐涂层技术可提升军事装备战场生存能力。

极端环境(如高盐雾、沙尘)下的腐蚀防护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沿海基地设施。

基础设施保障

应用场景:军事机场跑道、地下弹药库、野外临时桥梁等。

技术迁移

铁道快速修复涂层技术可用于战时装备紧急维护。

耐候钢技术可缩短野外基础设施建设周期。

六、环保与循环经济领域

废旧设施再利用

应用场景:报废铁道设施、工业废旧金属、退役船舶等。

技术迁移

腐蚀评估技术可量化废旧金属剩余寿命,指导资源化利用。

再生涂层技术可降低废旧设施翻新成本。

绿色防腐材料开发

应用场景:水性涂料、生物基涂层、无铬钝化剂等。

技术迁移

铁道行业对环保涂料的严苛要求可推动全行业技术升级。

纳米改性技术可提升生物基涂层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

铁道设施腐蚀与防护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一、知名学术研究机构1. 中国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IMR, CAS)

研究方向:耐候钢开发、腐蚀机理研究、智能涂层技术。

成果:主导研发“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在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工程中应用,寿命达传统涂料3倍以上。

合作:与宝钢、鞍钢等企业联合建立“材料腐蚀与防护联合实验室”。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CARS)

下属机构:金属及化学研究所、铁道建筑研究所。

研究方向:轨道材料腐蚀监测、接触网防腐技术、土壤腐蚀评估。

标准制定:主导编制《铁路钢桥保护涂层》(TB/T 152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

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方向:杂散电流腐蚀、应力腐蚀开裂、高速铁路轮轨腐蚀。

平台:拥有“轨道交通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果:开发“动态杂散电流模拟试验装置”,填补国内空白。

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高温腐蚀、海洋大气腐蚀、腐蚀电化学。

平台:腐蚀与防护中心为国家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组成部分。

合作:与中车集团共建“轨道交通材料腐蚀与防护联合实验室”。

2. 国际

德国马普学会钢铁研究所(MPIE)

研究方向:耐候钢微观组织设计、腐蚀产物层形成机制。

成果:开发“超细晶粒耐候钢”,显著提升抗大气腐蚀性能。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

研究方向:土壤腐蚀数据库建设、电化学保护标准制定。

工具:发布“CORROSION ANALYST”软件,用于腐蚀速率预测。

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

研究方向:高速铁路轮轨摩擦腐蚀、涂层自修复技术。

成果:开发“微胶囊自修复涂层”,可自动修复微裂纹。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

研究方向:传感器技术、腐蚀监测大数据分析。

合作:与欧洲铁路研究院(ERRI)联合开展“智能腐蚀监测系统”研发。

二、领先企业技术品牌1. 钢铁材料与涂层供应商

宝武钢铁集团(Baowu Group)

产品:高强度耐候钢(如Q355NHD、Q460NH)、防腐桥梁钢。

应用: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工程。

技术:拥有“耐候钢锈层稳定性控制”专利技术。

日本制铁(Nippon Steel)

产品:Cor-Ten系列耐候钢、锌铝镁合金镀层钢板。

应用:日本新干线、美国金门大桥维修项目。

技术:开发“自修复锈层技术”,通过环境湿度调节氧化膜致密度。

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

品牌:International(国际牌)涂料。

产品:Interzone系列重防腐涂料、Intershield海工涂料。

应用:中国高铁接触网支架、挪威北海油田平台。

技术:纳米改性技术提升涂层耐磨性与抗渗透性。

PPG工业公司

品牌:PPG涂层解决方案。

产品:AQUACRON水性环氧涂料、SIGMACOVER石墨烯涂层。

应用:中国地铁隧道衬砌、澳大利亚铁路桥梁。

技术:石墨烯增强涂层导电性与防腐性能。

2. 电化学保护与监测企业

深南电(Shenzhen Nano)

产品:智能阴极保护系统、腐蚀监测传感器。

应用:港珠澳大桥隧道、青藏铁路冻土区管道。

技术:物联网+AI算法实现保护电流动态调节。

德国DMT集团

产品:CorroControl杂散电流监测系统、SoilCorr土壤腐蚀分析仪。

应用:德国柏林地铁、沙特阿拉伯输油管道。

技术:多参数融合分析模型提升监测精度。

美国Corrpro公司

产品:MegaCath牺牲阳极、Impressed Current外加电流系统。

应用:美国加州高铁、墨西哥湾海上平台。

技术:远程监控平台支持全球项目集中管理。

3. 轨道交通系统集成商

中国中车集团(CRRC)

下属企业: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四方车辆研究所。

产品:防腐型高铁车辆、接触网系统。

技术:全封闭式轨道结构、轻量化复合材料应用。

法国阿尔斯通(Alstom)

产品:Coradia Polyvalent耐腐蚀列车、Atlas接触网系统。

技术:激光熔覆技术修复轮轨磨损表面。

加拿大庞巴迪运输(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产品:Zefiro高速列车、Flexity有轨电车。

技术:模块化防腐设计降低维护成本。

三、国际标准化与行业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标准:ISO 9223(大气腐蚀性分类)、ISO 12944(涂料防护体系)。

影响:全球铁道设施防腐设计的基础框架。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标准:ASTM G1(腐蚀试验方法)、ASTM D610(涂层起泡评级)。

应用:被中国《铁路钢桥保护涂层》标准引用。

欧洲铁路研究院(ERRI)

项目:CORROSION-TRAIN(高铁腐蚀数据库)、DURACOST(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

合作:联合西门子、阿尔斯通等企业开展跨学科研究。

铁道设施腐蚀与防护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科研机构与高校:技术研发与学术研究1. 腐蚀与防护工程师(研究院所)

职责

开展铁道设施腐蚀机理研究(如杂散电流腐蚀、应力腐蚀开裂);

开发新型防腐材料(如石墨烯改性涂料、自修复涂层);

搭建腐蚀模拟试验平台(如盐雾试验箱、电化学工作站);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如TB/T 1527《铁路钢桥保护涂层》)。

技能要求

硕士及以上学历,材料科学、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业;

精通腐蚀电化学测试技术(如Tafel曲线、EIS分析);

熟悉有限元模拟软件(如COMSOL、ANSYS)用于腐蚀过程建模。

典型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腐蚀与防护实验室。

2. 博士后研究员(高校)

职责

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轮轨摩擦腐蚀机制”);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SCI/EI期刊);

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验设计。

技能要求

博士学历,具有跨学科背景(如材料+计算机模拟);

具备独立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的能力;

英语读写能力强,能参与国际学术合作。

典型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材料学院。

二、工程企业与系统集成商:项目实施与技术支持1. 防腐技术工程师(轨道交通建设企业)

职责

编制铁道设施防腐施工方案(如桥梁钢箱梁涂装工艺);

现场指导防腐涂层施工(如喷砂除锈、涂层厚度控制);

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如涂层起泡、针孔缺陷修复)。

技能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土木工程、材料工程专业;

熟悉ISO 12944《涂料防护体系》标准;

持有NACE国际涂装检验师(CIP)认证者优先。

典型单位

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旗下工程局(如中铁大桥局、中铁四局)。

2. 阴极保护设计师(电化学保护企业)

职责

设计铁道埋地管道/隧道衬砌的阴极保护系统(牺牲阳极/外加电流);

计算保护电流密度与阳极布置方案;

使用CORRCAD软件进行电场分布模拟。

技能要求

硕士学历,电化学、化学工程专业;

精通阴极保护原理与设计规范(如GB/T 21448);

具备现场调试与系统优化能力。

典型单位

深南电、美国Corrpro、德国DMT集团。

三、材料供应商与涂层企业:产品研发与销售支持1. 材料研发工程师(钢铁/涂料企业)

职责

开发耐候钢、锌铝镁合金镀层等铁道专用材料;

优化涂料配方(如提高石墨烯分散性、降低VOC排放);

开展材料性能测试(如盐雾试验、拉伸试验)。

技能要求

硕士学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专业;

熟悉材料表征技术(SEM、XRD、DSC);

具备中试放大与产业化经验。

典型单位

宝武钢铁、日本制铁、阿克苏诺贝尔(International涂料)。

2. 技术服务工程师(涂料企业)

职责

为铁道项目提供涂层选型建议(如沿海高盐雾区选用氟碳涂料);

培训施工方掌握涂装工艺(如无气喷涂、静电喷涂);

处理客户投诉(如涂层脱落原因分析)。

技能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化学工程、材料专业;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现场问题解决能力;

能适应频繁出差(覆盖全国铁路项目)。

典型单位

PPG工业、海虹老人、立邦涂料。

四、检测认证机构与第三方实验室:质量监控与标准执行1. 腐蚀检测工程师(第三方检测机构)

职责

使用超声波测厚仪、电化学探头检测铁道设施腐蚀程度;

编制检测报告(如桥梁钢梁剩余寿命评估);

参与事故调查(如接触网支架断裂原因分析)。

技能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无损检测、材料专业;

持有UT(超声波检测)、ECT(涡流检测)二级证书;

熟悉NDT国际标准(如ISO 17637)。

典型单位

SGS通标、TÜV南德、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检测中心。

2. 标准认证专员(行业协会)

职责

参与铁道防腐标准修订(如TB/T 311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审核企业产品认证申请(如CRCC铁路产品认证);

组织行业技术交流会议。

技能要求

硕士学历,标准化工程、法律专业背景优先;

熟悉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具备政策解读与跨部门协调能力。

典型单位

中国铁路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五、政府监管部门与国企:政策制定与资产管理1. 铁路安全监管工程师(国家铁路局)

职责

制定铁道设施防腐安全监管政策;

开展全国铁路腐蚀隐患排查(如隧道衬砌渗水腐蚀);

处罚违规企业(如使用劣质涂料的施工单位)。

技能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安全工程、法学专业背景优先;

熟悉《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

具备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能力。

典型单位

国家铁路局安全监察司、各地铁路监督管理局。

2. 资产运维工程师(铁路局集团)

职责

制定铁道设施防腐维护计划(如桥梁涂层每5年翻新);

管理防腐维护预算与供应商;

使用BIM技术建立设施腐蚀数据库。

技能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工程管理、铁道工程专业;

熟悉铁路运维管理系统(如TMIS);

具备PMP项目管理认证者优先。

典型单位

中国铁路上海局、广州局等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

六、新兴领域与跨界机会1. 智能防腐系统开发(物联网企业)

职责

设计铁道设施腐蚀监测传感器(如光纤光栅腐蚀传感器);

开发AI算法预测腐蚀速率(基于大数据分析);

搭建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

技能要求

硕士学历,计算机、电子工程专业;

精通Python/MATLAB编程与机器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

了解铁道行业业务逻辑。

典型单位

华为数字铁路事业部、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2. 绿色防腐材料研发(新能源企业)

职责

开发水性涂料、生物基涂层等环保防腐材料;

研究涂层生命周期碳足迹(LCA);

申请绿色产品认证(如中国环境标志)。

技能要求

博士学历,材料化学、环境工程专业;

熟悉生命周期评估软件(如GaBi、SimaPro);

具备跨学科合作能力。

典型单位

宁德时代(电池外壳防腐)、金风科技(风电塔筒防腐)。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